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45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39篇
管理学   852篇
劳动科学   92篇
民族学   66篇
人才学   132篇
人口学   47篇
丛书文集   1796篇
理论方法论   303篇
综合类   3465篇
社会学   479篇
统计学   114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470篇
  2013年   407篇
  2012年   462篇
  2011年   470篇
  2010年   477篇
  2009年   498篇
  2008年   563篇
  2007年   528篇
  2006年   556篇
  2005年   555篇
  2004年   480篇
  2003年   446篇
  2002年   238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霍瑞红 《社科纵横》2004,19(3):49-50
企业信息失真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阻碍。净化经济环境 ,规范市场秩序已刻不容缓。本文主要论述杜绝企业信息失真 ,诚信教育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2.
曾婷 《兰州学刊》2004,(1):130-132
作为“民事诉讼脊梁”的证明责任分配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具有不可移易的重要地位 ,有学者甚而将其称为民事诉讼的“世纪猜想”。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渐进 ,民事诉讼的证明责任分配无疑是司法改革的焦点所在。现行《民事诉讼法》对于证明责任的分配缺乏明确肯定之规定 ,致其陷于混乱的困境。立法滞后 ,证明责任分配权滥用 ,既有违立法初衷 ,又游离了法制轨道。有鉴于此 ,本文就证明责任分配提出一些粗浅看法 ,以求鉴于贤明。  相似文献   
83.
我国近年来出现的诚信失常现象,主要是在体制转轨过程中诸多因素的不断积累与沉淀造成的.对诚信失常的处理对策包括:发挥政府在诚信失常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建立全国性的信用管理体系,制订专门的信用管理法律和法规,积极发展各种行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引导企业加强内部信用管理,建立诚信企业,在全国进行诚信道德教育等.  相似文献   
84.
董智勇 《老年人》2008,(2):53-53
这几天,“契约精神”这个名词时常在我的脑海里闪现,那是因为听了一次海归学者的演讲。当时,我向他提了一个问题:“您在国外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他回答我说:四个字——“契约精神”。  相似文献   
85.
我国《反垄断法》设立了举报制度,但法律对举报人与其他相关主体的关系未作明确区分,这导致举报人是否享有及其如何享有《反垄断法》规定的其他权利难以确定,举报制度难以替代反垄断立案制度。《反垄断法》规定反垄断执法机构有充分的行政执法权,却未赋予其他主体相应的权利,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反垄断法》的调查程序和司法程序设计上存在缺陷,这是受到国家本位主义、重实体轻程序观念的影响所致。我们应借鉴国外反垄断调查和司法程序方面的立法经验,完善我国的反垄断调查和司法程序。  相似文献   
86.
加强政府诚信建设的制度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政府诚信是政府为政之本。政府诚信受观念、环境、制度、体制等诸多因素制约。从制度层面揭示政府诚信建设的制度需求、制度缺陷,会为政府相关制度的创新提供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87.
日本的刑事诉讼制度是公认的大陆法与英美法的"混血儿",因其移植立法较早,大陆法传统与英美法形式结合较好,并形成自己独具的特色而著称于世。研究日本刑事诉讼制度,对于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8.
余澜 《兰州学刊》2008,(8):126-128
文章从检察机关参与民事公益诉讼,为车祸中身亡的无名流浪汉维权的真实案例入手,分别从法律、法理、实践经验和国际惯例四个方面论证了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依据,并探讨了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在弥补诉讼主体缺位、健全民事经济法律、完善法律监督机制、提高诉讼效率、鼓励法律参与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89.
按照民事诉讼法"原告必须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规定,环境侵权民事诉讼的适格原告包括行政机关、企业法人、农村集体组织及公民等类型,其中普通民众作为原告容易形成群体性共同诉讼,并对我国的代表人诉讼制度提出迫切需求,而一般民众的惧诉现实也急需环保机关及环保民间组织等单位予以支持起诉,现实更需要立法赋予更多的民事主体能成为环境侵权诉讼的适格原告。对环境侵权诉讼适格被告应根据不同的共同环境侵权类型及相应的责任承担方式予以认定,并对原告的选择被告处分权作出适当干预。  相似文献   
90.
基于主权原则,任何国家的法院都有权管辖案件并依法做出裁决,但就国际民商事争议而言,其与多个国家存在联系,这就导致该问题不仅仅是由哪个法院行使管辖权的单一问题,还包括一国法院的判决如何得到别国承认和执行的问题。本文将对管辖权、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和执行的基础理论及审查管辖权时所应依据的连结因素等问题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