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63篇
  免费   434篇
  国内免费   70篇
管理学   513篇
劳动科学   46篇
民族学   333篇
人才学   198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3588篇
理论方法论   633篇
综合类   8532篇
社会学   879篇
统计学   38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226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271篇
  2020年   305篇
  2019年   279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236篇
  2016年   339篇
  2015年   493篇
  2014年   886篇
  2013年   787篇
  2012年   970篇
  2011年   999篇
  2010年   954篇
  2009年   981篇
  2008年   1045篇
  2007年   926篇
  2006年   788篇
  2005年   705篇
  2004年   608篇
  2003年   565篇
  2002年   518篇
  2001年   449篇
  2000年   330篇
  1999年   200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991.
本体论变革是当代心灵哲学的一个主流.取消主义借鉴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取消心理语言、抛弃常识心灵观念、排除心理实在等激进主张,成为这场变革的"急先锋".本文分析了取消主义的基本成因、演变历程、主要论证、遇到的驳难,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取消主义对深化心灵哲学本体论研究的启示意义和需要克服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2.
黄艾禾  王琴 《今日南国》2007,(21):59-61
从国家统一设置专业、包分配工作,到今天"冷热专业"走马灯般地迅速转换,在高校的专业设置上,也在经历着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993.
意境论现代转化的历史是消解中国化的历史,它开启了以西方思想质料与话语规则创建诗学的现代之路。但是这条中国现代诗学之路未能完成,甚至迷失了方向。创建中国现代诗学需要重新回到现代问题,需要重启汉语诗学。  相似文献   
994.
《文略》是一部辑录汇编式文话,为晚清吴荫培所撰,最初名作《文征》,定位为家塾课本,采取桐城派“格律声色”之说架构全书。后因经历清末教育改革受“癸卯学制”影响,增加了大量的文学教育相关内容,从而创建了集史、论、选于一体的文话体例。《文略》以新的体例,通过剪辑拼接,系统性地构建了作者理想中的文章教育和文法传授模式,并生动地诠释了文章格律多样的技法与风格,实现了对传统文章学资源的重新阐释与再造。从《文略》捍卫传统的著述姿态,可一窥传统文话面对清末民初历史风潮的应对策略与嬗变轨迹。  相似文献   
995.
本文认为,浙东事功学派主要代表陈亮的学风特点是:第一,讲求实用,嗤黜空疏。面对严重的外患内忧,他强调学者应当追求实事实功,以救国济民为已任,不应陷于空谈之中而相蒙相欺。其次,注重分析具体问题,提出“道在事中”,研究理论也是因应实际需要,但也有忽视建立完整的理论的倾向。第三,不循规矩,勇于创新。他虽然以儒学为宗,但不认为《六经》为神圣之典,对先秦其他学派如墨家、杨朱等都有所肯定,并对当时已颇流行的理学予以批评。  相似文献   
996.
中原学“学脉”的思想渊源经历了古代中国思想史上五次重大思想变迁的影响,以及近代的“中体西用”和现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理路。本文总结归纳了中原学“学脉”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回顾了中原学的发展历程,总结了中原学的理论变迁,阐释了中原学的时代价值,对于推进新时代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997.
摹状词略说     
摹状词分为限定性摹状词和非限定性幕状词两种类型。语境对摹状词起着非常重要的制约作用。专有名词与摹状词在外延上是一致的,但在内涵上却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998.
汉唐《论语》《孟子》学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汉代是《论语》、《孟子》学的发轫期,有关的注解之作已经涌现。魏晋南北朝时期《论语》学成果颇为丰富,但《孟子》却较少研究。同时,受时代学风影响,《论语》学的发展呈现出玄化或佛化的特点。唐代《论语》学的成就并不高,但是《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却不断提高,初步出现了所谓“孟子升格运动”。汉唐时期的《论语》《孟子》学的发展为宋代《四书》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9.
程朱"性即理"、阳明"心即理"的论断,为宋明理学之道德形而上学基石.考虑到现代人不可能接受这样的说法,故若要儒学为人们所理解,必须从根基处重新阐释,本文遂尝试提出意义世界说,以解决这个"儒学现代化"中奠定基础的关键问题.程朱、阳明断定人的存在中内涵着天理(诸先大儒称作本性或本心).是一个正确的论断.错误之处在于对其来源的解释.本文论证,天理并非源于天命,而是来自客观地存在于文化中的意义世界.本文以笔者早年提出的"'我'之六义"说阐明,人的存在中有文化存在之维,此维由意义世界浸润化成.立此说,极容易解释,常人何以未有天理之全;修养用功,致力处全在观照意义世界价值内核并化入自身,遂可判定朱学高于阳明学.并据意义世界说,对牟宗三"智的直觉"、"良知是呈现"说之得失作了评判.  相似文献   
1000.
韦勒克文论与结构主义语言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 ,学者们多将韦勒克视为英美新批评派的代表人物 ,其实 ,他与结构主义语言学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索绪尔语言学、俄国形式主义与布拉格学派对韦勒克的文论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