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06篇
  免费   446篇
  国内免费   117篇
管理学   1004篇
劳动科学   64篇
民族学   318篇
人才学   286篇
人口学   33篇
丛书文集   3625篇
理论方法论   621篇
综合类   9519篇
社会学   1046篇
统计学   153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416篇
  2022年   217篇
  2021年   356篇
  2020年   396篇
  2019年   361篇
  2018年   189篇
  2017年   318篇
  2016年   381篇
  2015年   572篇
  2014年   1030篇
  2013年   943篇
  2012年   1032篇
  2011年   1215篇
  2010年   1191篇
  2009年   1190篇
  2008年   1239篇
  2007年   1011篇
  2006年   851篇
  2005年   753篇
  2004年   611篇
  2003年   534篇
  2002年   466篇
  2001年   401篇
  2000年   290篇
  1999年   192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隐喻化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手段 ,也是人类语言进化的一种方式。隐喻化的结果体现在语言不同层面的象似性中。但象似性丰富了语言的理据却又模糊了语言的任意性。因此分析和研究语言的象似性比坚持语言的任意性更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2.
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现代化社会需要而产生的终身教育,是面向21世纪教育发展的主题之一。终身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体现了教育终身化和学习的生活化、社会化。终身教育是一种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整合性的教育,是一种体现个性和培养完人的教育,也是参与当代社会发展挑战的世界性和时代性的教育需求。建立学习化社会是终身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最高目标,“学会生存”是终身教育的核心内容,而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则是实现终身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53.
论观点采择与皮亚杰的去自我中心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儿童对个人的心理过程、心理特征的认知的研究始于皮亚杰。皮亚杰提出了“自我中心化”和“去自我中心化”的概念 ,在社会认知发展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观点采择的本质特征在于个体认识上的去自我中心化 ,即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 ,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对观点采择的研究是对皮亚杰关于儿童自我中心化和去自我中心化发展研究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4.
中国当代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基本是与中国农村的社会变革同步.作为党和农民之间的桥梁,农村变革的带头人,农村干部是农村中最具时代特色的一个群体,他们是中国当代文学人物画廊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握住他们的精神特质、性格特征及其嬗变的轨迹,就能大体把握住新中国农村社会生活发展演变的历史,从中吸取教训和得到启迪.  相似文献   
55.
本文通过对词汇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就如何有效地开展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帮助学生学习记忆单词,扩大词汇量,发表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6.
感性消费下的商场服务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感性消费是当今消费较为普遍的现象 ,也是企业界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对感性消费行为的形式、特点进行分析 ,综合商场服务的特点及商场功能的新变化、探讨适合现代服务的特点及商场功能的新变化 ,探讨适合现代感性消费趋势的商场销售服务策略 ,包括注重服务内涵 ,开展全方位、全员、全过程的商场服务 ,以促进我国多数商场服务质量迅速提高 ,提高商场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57.
本文通过对大学俄语听力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就制约学生听力发展因素及对策谈作者的一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58.
本文从第二语言习得的语言输入角度探讨最佳词汇输入方式,即:大量语块、固定搭配等的输入,同时对词汇教学策略也有所涉猎。  相似文献   
59.
童年意象的运用是王安忆小说独树一帜的重要原因."成长中的儿童"是王安忆小说中特有的形象.以儿童形象为象征载体进行文化批判是对童年意象的出色运用.儿童视角的发掘使王安忆的小说取得了"陌生化"的审美效果,也使细节化呈现文本的艺术表达方式与文本的精神内涵完美地结合起来.儿童视角的运用还让作家能以旁观者的眼光看世界,保持了独立、警醒的创作立场.  相似文献   
60.
本文认为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十七大在理论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并对这一理论体系的探索、形成过程及其内容结构作了探讨,提出了一些自身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