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3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23篇
管理学   125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67篇
人才学   114篇
丛书文集   634篇
理论方法论   112篇
综合类   3344篇
社会学   425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250篇
  2013年   276篇
  2012年   324篇
  2011年   417篇
  2010年   389篇
  2009年   390篇
  2008年   382篇
  2007年   328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249篇
  2004年   237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991.
凌叔华的小说有意追求语言的通俗性与典雅性的统一,擅长用对话塑造形象,善于调配使用色彩词汇,从而形成了温婉清幽的独特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992.
语法和词汇的关系体现在共时和历时两个平面上。共时平面上主要表现为词的词汇意义对词的语法功能的影响 ,词汇意义中的语义特征制约词的句法搭配 ,词的价特征以词汇意义为基础 ,词汇意义对词的分类有重要影响。在历时平面上 ,主要表现为句法结构对于词义的影响和词义变化对于词语法功能的影响 ,这种影响的结果可能导致实词的语法化。  相似文献   
993.
作者以琼海话为基础来研究海南方言,认为其主要特点是:(1)语音,有吸气音、喉壁音、送气音,没有卷舌音和唇齿音,声调有阴平、阳平、阴上、阴去、阳去、高去、阴入、阳入等八个调,而且入声调尤其突出,文白读音相去甚远;(2)词汇,构词形式多样,形容词AAB式结构更具特色;(3)语法,名词不带后缀成分,结构助词“地”的省略及“的”被“屋”所代替,差比句式是“WW过Y”,疑问句式是“V+不”或“P+不”。  相似文献   
994.
文章从研究英、汉广告语言的特点出发,着重探讨了英、汉两种语言广告的词汇特点。  相似文献   
995.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方法及其理据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外语教学离不开词汇教学 ,尤其在大学英语学习阶段 ,学生对词汇知识掌握的程度是影响他们能否快速提高读、听、说、写、译等语言应用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 ,探索如何有效记忆和准确运用词汇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心理语言学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和词汇的“板快性”理论对此都有针对性的理论阐述。在这些理论指导下 ,英语教师可以探索出诸如上下文法和作文法等许多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6.
翻译即交际。文化翻译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语言、文化、词汇及其互动关系。文化词汇 ,是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研究和翻译词汇重在考察其文化意义即语用联想意义以及感情色彩 (可接受性 )。跨文化交际就是在文化背景下的翻译活动 ,其核心是价值观。本文就是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出发 ,把文化词汇翻译纳入跨文化交际活动范围 ,尝试探索出一些方法 ,既能使译文能更好的为译语读者接受 ,又能为译入语增添新的活力 ,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7.
文章对英语“同级”、“比较级”和“最高级”的语句手段以及本身带有“比较”意义的动词、形容词、副词和介词等词汇手段来表达比较,进行了叙述和探讨,以期找出其中的规律。  相似文献   
998.
如果互换英语短语中词汇的位置,可以形成许多新的表达方式。这些新的方式在意义上有的与原短语相同或相近,有的与原短语大相径庭;在结构和性质上,有的不发生变化,有的发生很大变化。本文以大量的范例论证了以上现象,归纳了其种类,揭示了其变化规律,以及此研究在三个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9.
Leech提出了词汇的七种意义,笔者认为这种划分局限于语义学的范围和单一文化框架。在跨文化交际中,词汇受文化背景的影响获得特定的词汇文化内涵,因而中英文中概念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汇在各自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内涵可能相同(相近),相反或呈零对应。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人学习英语,启蒙阶段相当一部分人是从中文到英文。在学习中,老师教学生往往也是从中文意思,然后再将对应的英文意思告诉学生。这样学习英语往往造成中文式英语即ChiEnglish。例如:“学习”这个词,对应的英文意思有“Study”和“Learn”。究竟用哪个更合理?“学习某人”总不能用Study Sb。如果这样用,就要闹笑话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