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06篇
  免费   334篇
  国内免费   78篇
管理学   628篇
劳动科学   16篇
民族学   215篇
人才学   115篇
人口学   23篇
丛书文集   3407篇
理论方法论   510篇
综合类   6809篇
社会学   466篇
统计学   29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07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249篇
  2020年   247篇
  2019年   250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247篇
  2015年   370篇
  2014年   706篇
  2013年   589篇
  2012年   752篇
  2011年   840篇
  2010年   784篇
  2009年   781篇
  2008年   918篇
  2007年   769篇
  2006年   660篇
  2005年   661篇
  2004年   565篇
  2003年   515篇
  2002年   465篇
  2001年   408篇
  2000年   299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江泽民同志对中国青年问题提出了诸多精辟的观点 ,开拓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境界。对青年本质的认识 ,对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学习的内容、高校培养的目标和青年干部培养的要求 ,以及对青年成长规律的探索是本文研究江泽民青年观的重点  相似文献   
32.
对美国著名汉学家史华兹的代表作<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进行文本解读发现:该著所反映出的严复能力观对当代公共管理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严复认为中西方的关键性差别在于能力,而隐含其中的是以能力为导向的主体意识和公共意识方面的差距."-3代公共管理的创新发展有必要吸收严复能力观中的思想精髓,以国家能力建构为着力点,以公民启蒙为社会基石,以突显公正为其内在灵魂.对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国家而言,努力实现国家能力与公民自由问的平衡是达致善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33.
大文学观与文学史研究的文化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2000年底,杨义先生提出他的“文学三世”说,认为“古代文史混杂、文笔并举,奉行的是‘杂文学’观念;20世纪接受西方‘纯文学’观念,把文学祛杂提纯,采用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分法;到了世纪之交,文学开始怀着强烈的欲望,要求在文化深度与人类意识中获得对自己存在的身份和价值的证明,从而逐渐地形成了一种‘大文学’的观念。”他在文中对大文学观进一步阐释道:“文学在中国,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一个向其他人文学科开放的系统。……这种文学(即杂文学)称谓未经近代纯文学观念的洗礼,自然流于驳杂。  相似文献   
34.
自董仲舒明确提出"<诗>无达诂"后,从汉迄清,关于<诗经>的研究就以不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阐释的可能是不可穷尽的.而"<诗>无达诂"泛化为"诗无达诂"也源于宋人释<诗>,其后才影响于诗文批评.泛化后的"诗无达诂"在理论内涵上仍遵循着"<诗>无达诂"的阐释理路:"从变"、"从义"."从变"侧重阐释的自由性,其具体表现有:"见仁见智"、"原意悖谬"、"诗无达诂而不诂";"从义"则强调阐释的限制性,其具体表现有:"本事求诂"、"坐实求诂"、"另类求诂",充分显示出中国阐释学的特色.并与西方阐释学有着密切的相通性.  相似文献   
35.
我国社会转型是建立在经济转型基础上的涵盖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一场综合性社会变革 ,它一方面促使一系列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观念产生 ,另一方面也引发了许多思想道德问题。理性认识人们思想道德的变化 ,有助于我们透过纷繁迷乱的精神现象 ,分清主流和支流、正确与错误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 ,探索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6.
37.
当代翻译研究深受各种行为理论的影响,但几乎所有当代翻译理论都在一定程度上将翻译视为交际、交往的一种形式。这是由翻译的交往功能决定的,翻译的交际行为观不仅是当代翻译研究的思想基础,它还深刻影响了翻译过程的研究,作为当代翻译研究基础理论之一的交际行为观仍将在翻译研究中延续下去。  相似文献   
38.
诗谶说的文学批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谶是鉴诗者将诗歌作品与诗人或相关人物命运相结合,以求诗歌与史实或本事互相印证的一种诗歌批评形式.它包含着兴亡谶、穷通谶(科谶与仕谶)、贫富谶、寿亡谶、祸福谶等内容,是汉儒以谶解诗、诗学与命理学结合的产物,虽然披上了宿命论外衣,却汲取并深化了古代诗论的言志言情、知人论世、诗可以观、气象观诗说等多方面的内在精神.正确评价诗谶对批评地接受传统诗学遗产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9.
钟玖英 《江淮论坛》2008,(2):131-135
钱毅是我国第一个注重学习、研究、运用大众语的知识分子.其大众语言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大众语言能力观、大众语言本质观和大众语言实践观.钱毅的大众语言观深刻而独到,对今天的语言研究者依然具有指导价值,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40.
浅析伊斯兰教的生态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教认为人与自然界万物都是真主的造化物,两者地位是平等的,人类只是真主的"代治者".伊斯兰教在强调爱护自然、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前提下,主张把握自然的本质和规律,通过对自然界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为人类造福.同时,伊斯兰教也坚决反对狭隘的功利主义、反对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人类的长远利益.这些主张均对增强环保意识、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维护正常的生态环境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