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46篇
  免费   360篇
  国内免费   133篇
管理学   231篇
劳动科学   28篇
民族学   338篇
人才学   310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213篇
理论方法论   430篇
综合类   14356篇
社会学   1502篇
统计学   29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265篇
  2019年   357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343篇
  2016年   429篇
  2015年   643篇
  2014年   1411篇
  2013年   1218篇
  2012年   1551篇
  2011年   1829篇
  2010年   1668篇
  2009年   1581篇
  2008年   1546篇
  2007年   1314篇
  2006年   986篇
  2005年   895篇
  2004年   828篇
  2003年   696篇
  2002年   659篇
  2001年   541篇
  2000年   374篇
  1999年   198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71.
在皇权政治复归、士族政治势力逐渐被边缘化的南朝,士族文人为维护其门第以应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向学术文化的深广处开掘,博学融通,试图以繁密、新奇的使事用典建构文学的防线,从而掀起了中国文学史上"诗以用事为博"的第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72.
文学翻译中所讨论的"形似"与"神似"的问题在科技翻译中也存在。科技翻译应分两部分来考虑翻译原则:一部分是除核心词语以外的部分,这里基本不用考虑"形似"与"神似"的问题,译文只求"准确,易懂"。另一部分是核心词语的翻译,即新出现的科技词语的翻译。翻译核心词语的时候,译者应该尽量争取做到译文与原文不仅"形似",而且"神似"。  相似文献   
73.
作为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毛泽东对曹操情有独钟,他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一反传统的通说定论,给了曹操很高的评价.毛泽东不仅肯定曹操推动历史的伟大作用,而且赞赏他在政治、文学方面的杰出才能,尤其对曹操诗歌更加偏爱,并且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艺术营养.  相似文献   
74.
长期以来对许多商标翻译原则的僵化理解,引发了商标翻译实践中的诸多问题.商标翻译中译者创造性的缺失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缺陷.以译者创造性为切入点,着重分析了商标翻译中译者创造性缺失的原因和由此带来的种种问题;在此基础上,尝试着从文化视角、方法视角和接受视角三个方面提出了补偿策略,进而抑制传统商标翻译的缺陷、超越文化干扰和融合不同文化消费者的心理,以达到提高商标翻译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5.
修辞在文学性文本中应用非常广泛,在非文学性文本的阅读和翻译中,我们也经常遇到不同种类的修辞手法。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了经贸英语文本中不同修辞手法的应用及翻译策略;同时指出,在翻译这些修辞手法的时候,如何处理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需要译者深厚的中英文语言及文化功底。  相似文献   
76.
文天祥的前期诗歌创作多是题咏匆匆、酬应琐琐之作.这与他的状元出身及当时的一般社会风气密切相关.在当时社会普遍崇尚进士,尤其是状元的科举文化大背景下,文天祥也难以免俗而写作了一些无聊作品.如果不是遭遇世事板荡,国难当头的大变动,那么他也不过是位平庸的状元诗人.  相似文献   
77.
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的历史性存在 ,已经开始得到认识 ,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自由主义诗歌。徐志摩对于人生理想追求的执着 ,充分表现在具有个性的诗情表达与具有深度的诗艺探索中 ,促成了新格律诗派的形成 ,因而与中国自由主义诗歌的蓬勃兴起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78.
中国古典诗歌音韵的象征功能及其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诗歌音韵美形成的深层原因并非学界历来认为的汉语的单音节结构和四声特点 ,而是由汉语的生成机制———象声表意所预设铸就了的 ,即汉语的词音特征与词语所指称的对象的自然音韵之间具有一种象拟的关系。这不仅使中国古典诗歌具有了一种“天籁”般音韵美的特征 ,而且使人们在诵读诗歌的过程中 ,即使脱离诗歌语词概念意义的导引 ,也可以获得对全诗情景韵味的总体把握。  相似文献   
79.
盛唐诗人岑参,以描写边塞的奇异色彩而闻名,而对其边塞以外的诗,人们却少有关注。实际上他各个时期的诗作,都很有特色。并且从他全部诗歌的创作来看,可以发现他的诗歌表现出一种对“自然”风格自觉追求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80.
翻译的语言学理论将翻译提到科学的高度加以描述,可以说比传统理论前进了一步。但是如果因此而否认了翻译的艺术性,就无法阐明翻译中的许多问题。翻译的艺术性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形式表现、异质同构和艺术冲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