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1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73篇
社会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黎简是清代广东著名的诗人、画家,与冯敏昌、张锦芳、吕坚并称为“岭南四家”.黎简诗歌“锤凿锻炼,自成一家”[3]卷44,为海内外推崇.黎简对佛禅思想多有吸收,具有虔诚慈悲的居士情怀,并在佛法修习过程中形成了圆融通达的人生态度.黎简将佛禅思想融入到诗歌创作中来,追求登岸舍筏之境,提倡自造生新,追求情真意切.因此,其诗歌在孤峭幽深之外,亦呈现出清新平和、微妙精深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72.
作为视觉研究的新兴领域,图像修辞不同于传统语言修辞的第一重表征体现为跨媒介符号建构的文本修辞实践。中国传统的"题诗画"为这一图像修辞提供了理想的范本。"题诗画"中由语、图符号构建的修辞范式形构了从符号表现形式的审美互动到符号话语意指的内在呼应乃至语图互文与特定时代文化语境产生联动的多重逻辑,它建构了图像修辞跨媒介符号文本实践的知识模型,使得超越传统语言修辞建构图像修辞的本体理论话语体系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3.
温克尔曼的“诗画一致”论从诗画艺术的理想宗旨、本质、内容、形式、表现等多个角度阐发诗与画的同构性。温克尔曼从理论上建立起诗画艺术的联系,形成系统的“诗画一致”论,为莱辛的诗画异质观的提供了学理渊源。温克尔曼的“诗画一致”论也是诗画关系的一种理论形态和思路,为当下读图时代的图文关系研究提供着学理支撑。  相似文献   
74.
“莽莽古江滨,纷纷坠叶频。烟霞谁是主,丘陇自伤神。吞并宁唯汉,凄凉莫间陈。尽随流水去,寂莫野花春”。展视周茂东的油画风景近作,第一时间在脑海里流动的,是唐代名僧贯休这首楸末江上!勖的意象,尽管表面看来,两者时空遥远,马牛其风。贯休擅诗画,此诗画面感鲜明,有王朝兴替频繁之喟叹,  相似文献   
75.
池上楼是温州城的文化名地。早在1981年就被列为温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前些年,政府又出重资给予重修。新修缮后的池上楼,楼轩飞檐翘角,亭台楼阁,布置的精巧美观,引人入胜。谈起池上楼,必谈谢灵运。据说,此楼为南朝诗人谢灵运(385-433)任永嘉郡守时所造,原址在今鹿城区东公廨清末温州中学旧址(今温州实验中学内),后毁。谢公后世遂在积谷山下凿池(谢池),临池建楼(池上楼)以作纪念。清道光初,邑人张瑞溥辞官回归故里,在此购地,增筑"春草轩"、"怀谢楼"、"鹤舫"等,取名"如园"。谢灵运曾写《登池上楼》一诗,其中"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被后世引为千古佳句,后人遂称该楼为"池上楼"。  相似文献   
76.
徽州文化提升了徽州古村落的品位,使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传统山水画技法和诗歌理论在村落规划中的成功运用,将自然和建筑的物象升化为审美意象,营造了艺术的时空,强化了建筑文化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77.
赵孟頫是元代最为出色的艺文大家之一,在他的文学和艺术创作中,宦途中的所见所感占据相当的篇幅.在其诗画作品中蕴含的大量生态元素,既抒发了漂泊在外的江南游子对故乡的思恋,也承载着他在南北驱驰中对不同地域山川风物的独特感受,并由此造就了赵孟頫艺文创作的多样化风格.  相似文献   
78.
诗画本体论、创作论、审美论构成了苏轼"诗画一律"这一命题立论的三个维度。就诗画本体论而言,二者都强调情志人心是诗画之本体;就诗画创作论而言,二者都具有相通共同的创作模式及过程;就诗画审美论而言,二者都以对景物之描绘、对意境之创造及对"言外之意""画外之妙"之追求为主要审美特征。这三个立论维度使诗画为何"一律"的追问得到了有效阐释。  相似文献   
79.
赵海选 《船山学刊》2006,(4):118-119
王维、孟浩然的诗是唐代诗坛上盛开的一枝奇葩。由于他们意趣相同,又都以描写自然景物见长,故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写出了许多讴歌大自然的优美诗篇,形成当时诗坛上引人关注的山水田园诗派。历代诗评家往往把他们的诗风归为“清淡”一格,并对王、孟赞赏备至。与王、孟同时代的诗选  相似文献   
80.
王颋 《社会科学》2005,(9):144-151
元平江路、明苏州府城东北隅的"狮子林"亦"师子林",最初由中峰和尚明本的徒孙为其师天如和尚维则所建,以石山的精巧和构筑的幽胜,"自然"与"人工"结合的布局而闻名当世.此后,菩提正宗寺的主人"天如则公"和他的继任"卓峰立公"、"如海因公"一直保持着吸引、友善文士的传统,从而赢得欧阳玄、李祁、张翥、郑元佑、高启、王彝、王行、张适等的题诗,朱德润、倪瓒、徐贲等的绘画,成就了一段非常辉煌的园林文化佳话.特别是关于释道衍亦姚广孝的传闻,更为这座园林的早期历史添上了更多的传奇色彩.迨明中叶以后,师子林几经易主,不复再有雅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