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48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2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61篇
理论方法论   35篇
综合类   1069篇
社会学   269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东风真好,先泽茸茸草。沐野浆原春赐早,冰下回温悄悄。尖尖破土茵坪,津津饮露莹莹。有日萋萋千里,繁花碧水巢莺。  相似文献   
52.
诗词艺术歌曲结合了中国古典诗词文学和中国传统作曲技法,并与西方钢琴作曲技法相结合,充分展现出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独特魅力。本文主要从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中的“形”和“意”两方面进行分析,探讨钢琴伴奏对其所起的重要作用,并总结了古诗词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53.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是现代中国女性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浮沉轨迹和艺术演变趋势与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嬗变密切相关。具体而言,在转折期(1912—1936),由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现代中国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由传统的闺阁意识向现代女性意识转变,尤其是现代女性视角的向外观照与向内审视的结合,表现了现代旧体诗词中女性意识的深化。在中兴期(1937—1949),由于抗战现实政治时势的影响,女性诗词创作主体向外进一步拓展宏大叙事与抒情,向内进一步审视母女关系和女性身体,思想与艺术趋于成熟。及至分流期(1949-1976),大陆与海外华裔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出现了现代女性意识的异化与认同,形成了二水分流的女性诗词艺术景观。在1977年以来的复兴期,由于中国内地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全面复苏,尤其是新世纪进入网络文学时代以来,当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在语言、意象、题材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54.
海泉 《老友》2014,(10):43-43
正叶剑英元帅的《攻关》一诗写道:"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用此诗来形容刘少俊晚年攻坚克难学习诗词,非常贴切。刘少俊是江西省吉安县万福镇人,自幼家庭贫穷,念完小学就辍学了。为生计所迫,他开过拖拉机、种过田、修过铁路、习过武、行过医。坎坷的人生,练就了他坚毅的性格。进入晚年后,刘少俊对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文化水平低,自学的话难度很大,又没有老师教,他很郁闷。  相似文献   
55.
王义钫 《老友》2014,(9):48-48
正一些老年朋友写诗喜欢直白,喜欢用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空洞的口号来表达思想感情。有时刻画的形象也是千篇一律,写山的诗,庐山、黄山、泰山没有区别,离不开"飞瀑""雾海""流泉""曲径""险峰";写水的诗,离不开"波涛滚滚""碧水粼粼",不懂得形象创造要换角度、换方法,要有个  相似文献   
56.
叶麟,法国里昂大学博士。曾参加四川辛亥革命。对无政府主义有过简明扼要的介绍。其治学,以心理学为专攻,并翻译《阿朵耳夫》等多种心理小说。教育教学方面,亦有精彩的论说。叶麟好文,其人物特写,形神具备;其诗词创作,情深语妙。  相似文献   
57.
谷雨闹春     
古新尧 《老友》2012,(4):21-21
村间跃雀唱无停,唤起农时春色晴。廓野田中水牛转,桥头绿树映秧明。  相似文献   
58.
认知语言学派认为,隐喻是语言和思维所固有的、人类普遍的思维方式和基本的认知工具。运用这一认知隐喻理论审视中国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诗词,根据其自然意象中源域的特点进行分类,概括出植物隐喻、动物隐喻、山水隐喻和月亮隐喻四类隐喻。通过分析这些隐喻来解读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从中折射出的苏轼的自然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59.
诗词书画     
《老年人》2011,(1):46-47
老态龙钟步履艰,豪情未减乐登攀。凭高送目览湖山。古寺寻幽添雅兴,新亭把盏醉酡颜。漫敲诗韵赋清闲。  相似文献   
60.
宋湘绮 《船山学刊》2009,(3):197-200
词文体离新诗最近,其“弱德之美”蕴涵着问题意识和批判力,其独立于集体话语和主流意识形态之外的自由精神和原始的民间品格吻合了现代艺术所期待的“体”,“长短句”、“自度曲”与新诗的形式和创作理念遥相呼应,其脱胎于音乐和格律诗的形式原则包含着我们民族诗学乐感的精髓。当代旧体词现代性的发育正促进着使新诗区别于西方诗歌的“现代民族诗形”的诞生,诗体多元化是诗歌发展的历史真相。也是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