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26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77篇
管理学   632篇
劳动科学   23篇
民族学   81篇
人才学   73篇
人口学   40篇
丛书文集   1096篇
理论方法论   163篇
综合类   5211篇
社会学   289篇
统计学   806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290篇
  2014年   480篇
  2013年   502篇
  2012年   575篇
  2011年   624篇
  2010年   639篇
  2009年   594篇
  2008年   666篇
  2007年   577篇
  2006年   439篇
  2005年   376篇
  2004年   309篇
  2003年   295篇
  2002年   239篇
  2001年   217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英语否定句是教学和学习的一个难点问题 ,而否定词的位置则决定否定范围 ,因此 ,了解和掌握否定词的位置和否定范围的语义特征对于理解句子的含义是十分要的。本文对此作了举例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72.
V+Rv带宾语的语义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关于动结式带宾语的研究往往只注意了能否带宾语及其制约因素,但对所带宾语的种类却极少涉及,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对机器翻译,尤其是同声传译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文章认为每个词在其所处的语言系统中占有特定位置,与系统中的某些词具有优先的或固定的组合搭配关系,即每个词都有其默认状态。以当代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为指导,文章对V Rv能带什么的宾语,它的识别、提取和匹配及推导进行了讨论,得出结论:V对所带宾语提供可能性,面Rv作出限制和选择,也就是说V Rv能带什么样的宾语是有理可据的,其识别和推导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73.
对黄伯荣教授倡导的框架核心分析法作了简要的述评 ,并对与之相关的四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适合计算机的析句法是否同样适合于人 ;析句法要否包括语义结构分析乃至包括语用结构分析 ;应该建立怎样的句型框架 ;析句法中的语序问题  相似文献   
74.
谈英语的体     
研究英语的体应从研究动词情景入手。动词情景的分类应以三对内在体性为依据 ,按一定步骤进行。动词情景的内部时间构成成分与它们的内在体性有着密切关系。体就是看动词情景的内部时间构成成分的不同方式。体可分为三对体义。在英语中 ,体除了借助进行体和完成体表现外 ,更多的可借助时态或词化形式来表现  相似文献   
75.
《论语义疏》产生的原因与背景,既关乎六朝经学、学术的诸多情况,又与该时期的思想文化状况,以及梁代的文教政策等密切相联。对之加以探讨,兼具学术史、思想史等多方面价值。  相似文献   
76.
产品设计的符号学解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设计具有复杂性,它既不是科学也不是艺术。用符号学的方法来解析设计,产品设计的实质就是以实用功能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传达,同时也包括审美功能;设计的目的是将造型语言所包含的文化价值如实地传达给消费者;为此,造型设计必须符合其符号学规则,包括语构学规则、语义学规则和语用学规则,规则的复杂性决定设计的复杂性,所以,对这些规则的研究是产品设计体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77.
分析了英语歧义结构的形成和语义模糊现象类型 ,并结合实例指出如何利用语境辨别歧义与语义模糊  相似文献   
78.
汉、英连词的句法功能虽然相同 ,但从语义功能来看 ,两者在关系范畴的分类上有很大差异。对汉、英连词关系范畴的比较有助于揭示两种不同的语言在体现各种语义关系时的特征  相似文献   
79.
本文着重讨论现代汉语能愿动词的类别。文章以能愿动词的标准和范围为切入点 ,在此基础上描写了能愿动词的类别 ,从不同角度给能愿动词划分小类 ,揭示能愿动词的内部规律。本文的研究 ,以语义为基础 ,以形式为根据 ,主要运用了词类的典型性理论 ,语义场理论解释有关的现象  相似文献   
80.
通过与普通话“造”的对比分析,本文详细描述了东北方言动词“造”的语法及语义特征。文中着重指出其在语法上的独特性:状语、补语、宾语的类型复杂;通常用于完成时态;不能用肯定否定重叠的方式表示疑问。并阐述了其在语义上的丰富性,如义项大致可分为三类,修辞效果突出及对宾语、状语、补语具有语义上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