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4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36篇
管理学   110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6篇
人才学   30篇
丛书文集   653篇
理论方法论   85篇
综合类   3170篇
社会学   140篇
统计学   2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217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309篇
  2010年   316篇
  2009年   287篇
  2008年   325篇
  2007年   314篇
  2006年   245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语境是语义学中一个重要的范畴。以丰富的例句从以下四个方面:使语言中的多义和歧义现象获得明确的单一性;影响语义的感情色彩;语义的语体色彩及填补或丰富语言本身的意义探讨了语境对语义的作用,旨在唤起读者学会在不同的语境中择取语义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22.
文章通过对“借”各语义项的分析,总结出其语义项之间是一条意义关系递加的语义链的特点,概括了满足“借”基本认知模式的四个条件,并在这个基本认知模式的基础上,对“借”的解释义项提出了批评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3.
句法和语义必须相互结合,相互渗透,这样才能把语法研究引向深入。本文即以上古汉语为分析材料,从空间范畴意义入手,讨论上古汉语空间范畴意义的语法化方式,突出了语义在语法研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4.
澳洲学者AnnaWierzbicka在对haveanN(v)句式的研究中,抛开形式化的探析方法,着重从语言本身的特征和以这种语言为母语的人的心态进行探究,获得了独到的见解。这不仅在实践和理论上丰富了语义研究的内容和手段,而且对英语教学也有一定的启示。文章展示了这位学者在探析中所采用的各种不同角度及其探析内容。  相似文献   
25.
一种语言词汇中的词在语义上是相互联系的,我们在考察时就应该把他们当作一个完整的系统来加以研究.语义场理论在现代汉语词汇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运用语义场理论研究古汉语词汇依然有待进一步深入.该文意在对<尔雅@释器>的语义分析做一个初步的尝试,以便人们更好地理解古词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6.
自上世纪70年代起,格语法理论便在汉语语法研究中得以运用。该文简要回顾了海外华人语言学者、中国大陆汉语学者以及计算机学者关于汉语格的研究成果,并指出格语法理论对于语义的关注,正好契合了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而讲究意合的特点,因此我们应该将“格”作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来研究。  相似文献   
27.
虚词繁多是汉语文言文的一大特色,对它们的英译不能以简单的省略来一省了之。根据汉语文言文的特点,结合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指出:对于文言虚词来说,语义翻译是应优先考虑的手段;另一方面,交际翻译的使用频率相当高,常用的手段包括隐性衔接、合并、句式转换等。  相似文献   
28.
流行语语义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变异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语言现象。流行语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语义的变异而产生的。流行语语义变异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语义映射、语义别解和语义模糊等。  相似文献   
29.
利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衔接系统和逻辑—语义关系理论,分析小说Working Girls(《非常难女》)第四章中语码转换的类型及其使用,探讨汉英语码转换在构建文学语篇中衔接手段的作用,可以揭示出新加坡多语社会里使用语码转换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30.
微生物模块过滤法净化水中恶臭污染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处理恶臭污染物的吸附法、化学吸收法、催化燃烧法、生物处理法等的优缺点 ,并介绍了微生物过滤器法净化恶臭物质的过程及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