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49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64篇
管理学   446篇
劳动科学   19篇
民族学   137篇
人才学   99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1933篇
理论方法论   266篇
综合类   5213篇
社会学   341篇
统计学   13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244篇
  2014年   448篇
  2013年   430篇
  2012年   509篇
  2011年   588篇
  2010年   611篇
  2009年   658篇
  2008年   808篇
  2007年   617篇
  2006年   510篇
  2005年   441篇
  2004年   397篇
  2003年   377篇
  2002年   306篇
  2001年   266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0 毫秒
991.
近年来的人居环境外部空间设计在空间形态、空间体系、界面尺度级数以及环境场景等层面都出现了一些新的理念和手法,本文结合个人实践对此作了一定的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992.
语境是翻译中的重要考虑因素。英译语言精炼的汉语古诗,更需要结合语篇语境、情景语境及文 化语境三个方面的知识仔细解读原文,才能用译入语努力再现译出语的意象和意境。  相似文献   
993.
人们对王国维“无我之境”的阐释往往脱离《人间词话》这一文本语境,以中国古代传统的思想观念或是西方理论资源为指引灯甚至为目标,断章取义地进行生发,而忽视了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原文表述和总体审美取向。笔者认为解释文本不能完全以解释者的“先见”来代替或歪曲文本语境以及作者本人的思想和生存境域,对《人间词话》还原式解读可以帮助我们切实地理解王国维的“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说。回到文本本身才是文艺美学研究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994.
围绕情景语境和背景语境进行了分析和阐述,表明非语言语境对合适语体的选择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5.
中医英语翻译时应该注意根据不同的语境,在既体现中医理论的精髓又充分考虑读者群的认知和接受能力的前提下,采用各种方法实现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关联,达到跨文化交际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996.
介绍并评价言语行为理论,指出言语行为理论对外语教学有巨大的指导作用,以及我们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语用交际能力所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97.
笔者运用海德格尔生存论语言哲学思想,对日常语言分析哲学,特别是当前语用分析哲学中的一大焦点意义与语境的关系问题,做出了本体论性的解读.由此说明意义对语境的依赖、语境对意义的制限皆源于存在与语言、在的意义与此在的生存境域的分环勾连,从而构成了语言意义的最为原初的语境条件.借以认清语言科学研究中知性思维的制限,深化意义与语境关系的理论研究中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998.
建设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多科性研究型大学已成为北京林业大学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因此 ,图书馆面临着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针对性、服务层次等 5个方面的职能转换。针对形势变化和学校建设的需求 ,该文提出了图书馆在 4个方面的建设对策 :①建设研究型特色图书馆 ;②建设能提供深层次、全方位的文献信息导航服务的导航体系 ;③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重组和优化配置 ,建设特色馆藏 ;④启动支撑学科建设尤其是重点学科建设的“数字图书馆工程项目”。  相似文献   
999.
本文探讨了什么是语境,语境与语义的关系,以及语境对于理解语义的重要性,提出在英语教学中应加强语境教学,增加英语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00.
动态语境既可理解为一种语境观,也可指一种语境类别,而后者却是语用学研究迄今所忽视的。本文即从歧义的“动态语境”概念里,分离出这种视听意义上的动态语境,从一个新的视角提出语境两分法的主张,并详细探讨了这种动态语境的特点、语用功能、符号载体、静态语境与它的转换等。对动态语境的研究有很好的理论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