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9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35篇
社会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十一五”期间,江苏徐州地区经济呈跨越式发展,社会处于急剧转型时期,以经济利益矛盾为主要形态的社会矛盾显著增多,各类社会纠纷数量持续高位运行。这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典型代表性。针对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的主要特征,调处社会矛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与社会公平、利益均衡与利益共享、民主法治与安定有序、政府主导与社会合作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社会矛盾调处的责任分担机制、源头治理机制、多元化解机制和工作运行机制,推动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2.
13.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有利于端正执法导向、提高执法效率、增强执法效果,推动公安机关的执法行为实现社会效应、法律效应、政治效应的统一。目前,我国警民关系建设存在警力配备与群众实际需求不相适应,执法现状与群众期望存在差距等问题。消解影响警民关系和谐的因素,需要建立健全规范警务工作的法律法规,建设高素质警察队伍,运用新媒体加强警务信息公开和警民互动,强化公安民警的沟通技能等。  相似文献   
14.
近日,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临泾乡党委、政府在全乡集中开展惠农政策落实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计生办积极响应活动号召,立足一个"早"字,狠抓一个"实"字,强调一个"效"字,组织全乡计生专干对计生户进行政策宣传、入户调查、逐个核对,确保优惠政策落到实处,保障计生户的利益不受损害。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的社会冲突大多数源起于基层。亟需我们稳定基础、防治兼顾。天津市唐口街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建立群众诉求调处四级网格的做法,为疏导和化解基层冲突纠纷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6.
社会管理人才是以人为本,以助人为工作宗旨,运用专业知识和管理方法,进行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等社会服务工作的社会建设力量,是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及群众工作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7.
抗战胜利前后,中共从民族前途和人民利益出发,开始酝酿战后中国和平建国的政治方案。鉴于中国政治局势的发展处在内战与和平交织的矛盾状态中,中共一方面努力壮大发展人民力量,以遏制蒋介石的内战企图,另一方面则基于美蒋问的特殊关系,以争取美国政府对中国战后和平民主的支持,形成遏制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内战企图的合力。为此,中共进行了积极的,卓有成效的对美统战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2003年开始试点,2008年全面推广实施的农村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被认为是我国继上个世纪80年代耕地家庭承包制改革后的又一个重大改革举措.由于此次改革触及到原有的利益分配格局,加上改革利益调整分配不均衡,引发了许多林权纠纷.在调处各类林权纠纷中,地方政府因为所处的利益位置不同,决定了它们有不同的角色扮演模式.文章以闽西北将乐县为主要研究个案,重点探讨了地方政府在不同类型的集体林权纠纷调处中所扮演的仲裁者、经营利益维护者和寻租者角色扮演模式.文章认为,在林权纠纷的调处解决中,政府会根据参与纠纷的各方利益对比变化来调整自己的立场.  相似文献   
19.
对警察在日常工作中对纠纷排查以及调处纠纷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动性应从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来认识。从这角度而言,警察解决纠纷的意义已经不再局限于对当事人利益冲突的协调,而是事关区域社会的稳定,并由此获得了公安机关决策者的认同和执行者的落实。纠纷的激化既是一种偶然性事件,但也有其必然性。从实践的角度而言,一些民间纠纷因为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从而被激化成杀人、伤害等恶性刑事案件。因此,通过对警察对纠纷的及时介入,一方面可以平抑纠纷双方过激的情绪,另一方面也可能使一些纠纷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从而避免纠纷被激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刘蔚 《天府新论》2015,(1):106-111
传统社会民间纠纷及其解决历来是法社会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其中家庭纠纷更是为人重视.在传统社会,家庭纠纷在以父母子所构成的家庭关系轴上,主要可以分为亲子、夫妻、子女“一纵两横”的三种纠纷类型.从家庭纠纷的调处主体系统来讲,可将其概括为“两支五统”,即官方调解的县衙系统,民间调解的宗族系统、姻亲系统、乡里系统以及中人系统.而家庭纠纷的调处主要是通过宗族系统和姻亲系统,沿着由“家内至家外”、从“血缘”向“地缘”不断扩展外溢的自洽的差序调解路径而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