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67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7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63篇
理论方法论   47篇
综合类   326篇
社会学   19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提出了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来创建校园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在全体师生员工中树立了共同的理想信念,确立了共同的道德价值取向,调适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52.
今天是一个创新大比拼的肘代,可是我们在创新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不和谐因素,如果这种局面得不到改变,持续创新的步伐将受到极大制约,我们将处于极其被动的境地.  相似文献   
53.
文中介绍了评价理论,阐释了语言和谐的内涵,并以评价理论为分析框架,对农村生活中的具体语料进行分析,指出语言和谐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4.
构建和谐的职业院校,既是现代社会的需要,也是职校自身发展的要求.构建和谐的职业院校,首先要明确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内在涵义;其次是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其三是以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为理论武器,指导和谐职业院校的构建.  相似文献   
55.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生态和谐的路径,从和天生人经由天人相和,走向和天生一、协和天人而生一,生态系统构成整生性的和谐,形成了审美生境特别是艺术生境,显示了生态和谐的审美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56.
论高校教育和谐与依法治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教育法治是教育和谐的保障。面对生态、资源、环境全面恶化,社会规范的有效性正在受到怀疑,教育腐败和学术腐败治理乏术等问题,认为高校教育和谐与依法治校二者相制约而存在,相辅佐而发展。依法治校要回应人文关怀、构建和谐校园、导入自尊自律、对接"三个文明",把和谐社会的主题融入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中,努力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逐步实现人和校园环境的和谐,人和教育制度的和谐,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和谐、学术氛围的和谐以及教育与其他科学的和谐。最终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人和人的和谐以及人和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57.
心理和谐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和谐问题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心理和谐的提出是基于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和谐内涵、心理不和谐成因、心理和谐对策等方面,但尚处于初步阶段。对于宏观人的心理和谐研究还应扩大深度,对群体研究还应扩大范围。从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尚看。还需进一步具体和明晰。  相似文献   
58.
精神富裕需要以个体心理和谐和社会心理和谐为基础,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中用心理和谐解读《孟子》,发现和开掘《孟子》中丰富的心理和谐思想,使传统经典文本的意义得以创新和转化。孟子的心理和谐之道内涵非常丰富,把它作为当代培育和建设个人及社会心理和谐的资源,服务于社会主义社会精神富裕的建设。  相似文献   
59.
党内团结与党内和谐的关系是相辅相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是辩证统一的。党内团结与党内和谐的提出都具有历史原因和现实意义。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党内和谐建设,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60.
社会以和谐的状态存在一直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处于现代的我国也把和谐社会作为欲实现的目标。现代所欲的和谐社会需要法律的存在,这是和谐社会本身的特质所决定。现代所欲的和谐社会中的法律应当以和谐的状态出现,其和谐包括法律自身系统的和谐和法律与其他系统的和谐。法律的和谐最为关键之点在于人与法律的和谐。因为这是从法律角度评价现代所欲的和谐社会是否存在的最重要的标准,而人与法律的和谐无非就是在重述法治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