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3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
区别原生词和孳生词是同源词研究不可忽视的基础工作。从汉字的特点来看,判定原生词和孳生词的线索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古文字材料、传世文献以及文字的谐声偏旁。  相似文献   
12.
声光相关器可直接在中频和射频上对信号进行解扩和解调处理,具有很高的处理增益,以下论文主要概述了声光信号处理系统的发展概况及其主要应用。一、声光信号处理系统的发展现状由于声光信号处理技术具有大瞬时带宽、大动态范围、高处理增益和高速并行处理能力,因此在电子战中的实  相似文献   
13.
台语和汉语在基本词汇和音韵方面有许多共同特征。有不少古汉语的特征,比如复辅音声母,谐声,在台语现代方言里还很好地保留着。这些特征为古汉语的构拟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也是汉台语发生学关系的坚实例证。  相似文献   
14.
复辅音声母的假说在上古音研究中是一个关系到全局意义的问题。但是,复辅音声母的提出,只是一个并不可靠的假说,谐声字“一声两谐”现象所反映的并不是复辅音声母的问题,而是上古汉语中存在双音节或多音节字的问题。由于存在单音节或多音节字,则必然导致双音节或多音节字也可作谐声字的声符,必然存在双音节声符。双音节或多音节字作声符时,往往根据表音的需要而选择其中一个音节作为声符在不同谐声字中的表音指向,这便形成了谐声字声符相同,而声母不同的现象,即一声两谐或一声多谐。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同源词的角度 ,对《说文解字》中的“”声、“古”声和“良”声组谐声字进行了词义上的系联和分类 ,并且认为这种做法是同源词研究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6.
"照三归端"问题一直是中国音韵学史上研究的重点及难点所在。为了更为深入地认识和了解这一问题,通过对又音、谐声、读若、假借、异文、声训等材料的分析,认为"照三归端"在汉语语音史上是客观存在的,并利用《说文解字》读若、梵汉对音、经籍旧注等材料梳理出照三组字从端组分化出来的时间,以推动汉语音韵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谐声字在上古汉语中的研究价值很早就得到了学者们的首肯,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对谐声材料本身以及对谐声现象所表现出的内部语音关系的理解上出现了一些分歧。对此,我们认为数量庞大的谐声字内部所存在的语音关系是研究上古音的重要依据,不能因为材料中出现的一些例外,而否认整个谐声材料的价值。谐声字所反应的主流现象有规律可寻,而且,这些规律以及例外都可以得到合理地解释。谐声关系完全可以当作内部语音基本一致的语音史料来使用。  相似文献   
18.
宋代吴棫等人已知用汉字谐声关系考求古音,明陈第在宋人的基础上更加广泛利用谐声材料考求古音音读,进一步证明了谐声关系在古音研究中的重要意义,揭示了《说文》谐声与《诗经》用韵在语音上的密切关系。后世学者关于陈第考证古音忽视谐声的说法是有违事实的。  相似文献   
19.
从李方桂和郑张尚芳上古复辅音比较中可以得出,他们都注重运用谐声构拟复声母,着眼于音系的对立互补,都能解释一些谐声现象;不同之处在于,郑张尚芳的复声母参照亲属语言的音系结构和同源词来构拟,所以更加丰富、系统,能解释更多、更复杂的谐声现象.只是他们的拟音是从语音层面来展开论证,没有顾及形态层面,语音层面结合形态音位研究复辅音也许是以后上古音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0.
上古汉语无复辅音:1.汉字谐声的特殊现象是汉字时空音变或俗读误读造成的,不可作为复辅音的根据;2.汉藏语系的诸多语言有复辅音不能类推上古汉语有复辅音;3.古今汉语与方言中特殊的语音现象如切语的使用、重叠词变双声、叠育或衍音词,是汉语语音在使用上的特点、,与复辅音的性质特声、不相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