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8篇
综合类   5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借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家霍米·巴巴"模拟"的相关理论,将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的《拯救溺水鱼》对西方文学作品《消失的地平线》的模拟做了后殖民主义理论意义上的解读,试图证明谭恩美在该小说中解构了西方传统的种族及文化优越论的抵抗式写作是其招致西方批评家及读者不解和争议的根本原因。这种讽刺性的模拟不仅是对西方传统性别话语的颠覆,更是对东西方权力关系和文化霸权的倒置。  相似文献   
22.
谭恩美的三部小说皆以母女关系为线索,并在其中展现出中国移民的母亲与美国长大的女儿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几对母女都走过了一段漫长的从疏离排斥、冲突憎恨到相互理解热爱、接受融合的过程,其中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国现代文明之间、东方信仰和西方价值标准的冲突与融合.  相似文献   
23.
谭恩美是当今美国文坛颇为引人瞩目的一位美国华裔女作家。1989年她的处女作《喜福会》刚一出版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曾经占据《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达9个月之久,并包括获得全美图书奖,海湾地区小说评论奖等在内的多个重要奖项。《喜福会》由16个相互交织的小故事组成,表现了移民美国的四位中国母亲和他们各自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女儿们之间的关系和冲突。揭示了作者为了迎合西方读者的口味,而不惜集中地大量地呈现旧中国某些陋习的东方主义情愫。  相似文献   
24.
伍惠明(Fae Myenne Ng)是继汤亭亭、谭恩美之后的又一位优秀华裔作家.其作品<骨>自问世以来,被多数美国评论家和读者认为仅是一部个人自传,而鲜有人会注意深藏于这个文学文本内的全新的华人移民的文化认同观.  相似文献   
25.
小说作者从不同的视角 ,凸现了在美国社会中接受强势文化 (美国文化 )的华裔青年与仍固守弱势文化(中国文化 )的老一辈人之间的矛盾。小说描述了处于美国社会边缘的华裔的种种心态和经历。作品的成功 ,是与作者独特的叙述方式及对人性、人的感情和欲望的传神把握 ,且具有浓郁的抒情笔触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6.
谭恩美的《沉没之鱼》是一部充满荒诞色彩的作品。小说借助于幽灵叙事和预示性叙事,创造出熟悉的陌生感和神秘感,带给读者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和极富启示意义的哲学思考,大大强化了作品的荒诞色彩。随处可见的荒诞情节辛辣地讽刺着扭曲的社会,颠倒了偶然与必然的关系,反映了作者对荒诞现实社会的无奈与遗憾。  相似文献   
27.
在华裔美国文学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莫过于汤亭亭、谭恩美和伍慧明,而其作品也以其塑造的鲜活的女性形象而引人入胜。本文试图以这三位作家的代表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作品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产生的历史因素、文化因素和其成长历程。同时,通过对其作品中女主人公的研究挖掘作者在受到来自性别和种族的双重边缘身份的压力下力图打破沉默、冲破自我、寻找多元文化融合的心声。  相似文献   
28.
《灶神之妻》的女权主义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女权主义角度对《灶神之妻》进行解读 ,说明女性之所以低人一等是男权社会造成的。女性的沉默是话语和自我意识的双重沉默 ,女性的觉醒始于其意识到男女之间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29.
30.
随着"新时代运动"的发展,有人提出了"东方转向"这样的说法,认为东方转向是不同于赛义德"东方主义"的新的世界观,是实现真正的东西方文化在平等基础上交流、互补的开始.本文运用赛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通过对谭恩美<灵感女孩>的解读,指出东方主义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已经顽固地渗透到西方人的思想之中.谭恩美<灵感女孩>的创作虽然反映了她渴望消除中美文化对抗,实现中美文化融合的美好愿望,但其文本中仍不自觉地显露出了东方主义的痕迹.看来,要真正实现对建立在种族主义思想基础上的东方主义的消解,还需要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