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37篇
社会学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炒作     
金田 《市民》2006,(9):10-10
未来学家托夫勒闻名,是因他曾首次宣示了资讯时代的来临,并将其命名为“第三浪潮”。《财富的革命》很可能将会掀起新的财富浪潮,这本书耗费了他12年的时间,甫一出版就迅速登上美国畅销书排行榜。  相似文献   
52.
《决策与信息》2003,(11):14-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发生巨大变迁,“财富涌流”形成了新的利益格局。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一个创造财富、享受幸福的时代必将更加阳光灿烂。然而,近期连续发生的富豪被杀、富人名车被砸事件,使得怎样面对财富和富裕起来的建设者,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期“特别报道”就创造财富、保护财富、超越财富的哲理和富而思群、富而思仁、富而思进的“富”“福”典例进行综合介绍,以期对读者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53.
陈统奎 《社区》2008,(3):40-42
2007年的秋天,有一个公共话题令媒体和公众不停地谈论:中国“富二代”脱壳了。25岁的杨惠妍以1300亿元的身家,荣登今年胡润百富和福布斯富豪榜的桂冠,美国的《国际先驱论坛导报》比照说:她的个人财富已经超过索罗斯、苹果的乔布斯和传媒大亨默多克!  相似文献   
54.
李忠东 《华人时刊》2006,(11):48-51
“白天赚钱晚上捐”当今,美国人的捐赠热情十分高涨,捐献活动规模空前。在所有的首富中,超过一半以上的人是全国最大的慈善捐赠者。过去的时光已然成为历史,然而卡耐基、福特和洛克菲勒等大富豪将永远被子孙后代铭记在心。他们的名字不但代表着技术上的创新和金钱上的富有,而且与许多医院、大学和图  相似文献   
55.
审视转型时期的财富观与财富责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的和谐表现为国强民富,在这一矛盾的统一体当中,国强与民富之间涉及一个重要的财富问题,文章从多个方面对财富观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6.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陈飞在来稿中指出:联系到我国当前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马克思的财富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能够给我们许多深刻启示。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类财富的主要源泉,劳动在财富创造过程中具有本源意义。这启示我们:一方面,在生  相似文献   
57.
在大学生健康财富观培育的过程中,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用系统论的方法和理论指导整个教育过程.遵循大学生个体财富观形成的心理机制,采取有效的途径:首先、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敢于直面现实;其次、要多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财商;最后、要齐抓共教,形成合力,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58.
财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保证,追求财富是人的共性.但囿于不同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与思维方式的限制,人类的财富思想和财富观也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中国古代伦理财富观有其独特的社会背景和深刻内涵.探究中国古代伦理财富观,对于当今社会如何正确定位古代伦理财富观、如何科学认识古代伦理财富观的现代价值、如何实现古代伦理财富观的现代转换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9.
财富观是人们对于财富的态度和观念以及为了获得财富而采取的途径和方法的思想。如何建立科学而合理的财富观是每一个人所面临的人生大课题。儒家财富观强调对财富进行权衡,提出了富而有道、财自道生、有财有用、和气生财、富而后教、富而好礼、调均贫富、贾而儒行等思想观点,儒家的财富之道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从思想层面如何理解、看待和运用财富的智慧。儒家财富观可以概括为人文主义财富观、道德主义财富观、平均主义财富观和轻商主义财富观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60.
个人理财已经进入终身理财时代,女性由于在家庭中承担着“管家”职责,其价值取向与理财观念直接影响到家庭稳定与社会和谐。90后女大学生逐渐步入适婚年龄,其婚恋财富观念已趋于成熟。调查显示,女大学生的婚恋财富观整体上比较健康,但理财意识和理财能力存在着专业差异。专业背景的学生财务敏感度更高,婚姻观念更为务实与理性。大学有必要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个人理财课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理财教育相结合,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和财富观,依靠勤奋工作和适当的理财技能创造家庭财富,实现个人价值与家庭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