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3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1190篇
劳动科学   85篇
民族学   62篇
人才学   65篇
人口学   126篇
丛书文集   1210篇
理论方法论   215篇
综合类   1713篇
社会学   224篇
统计学   31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386篇
  2013年   335篇
  2012年   447篇
  2011年   462篇
  2010年   371篇
  2009年   368篇
  2008年   420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252篇
  2005年   227篇
  2004年   219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5 毫秒
991.
通过对财政分权有关文献的回顾,从理论上探讨了财政分权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提出了资源配置机制和制度环境机制这两大作用机制。随后,以中国1982年~2000年间的数据为基础,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财政分权总体上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负的影响,但自分税制改革以后,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具有正的效应。  相似文献   
992.
县乡财政困难成为当前突出的问题,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框架内,通过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财源建设,按照构建公共财政要求,深化改革,完善财政体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加强监管,化解债务风险、不断提高理财水平等途径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93.
近年来,随着民办高校的不断发展,其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得到重视。本文围绕民办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展开,阐述相关内容、管理现状、意义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民办高校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994.
基于河南省18个省辖市,以2001—2020年为尺度,构建了河南省财政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水平两系统的耦合评价模型,并对两系统之间的耦合变动特征进行了实证测算与解析,对耦合度适宜性跃迁路径进行了拓展性分析。研究发现,从耦合值的绝对水平来看,河南省各省辖市财政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度虽有所提升,但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从耦合度的时间序列均值变化趋势来看,除部分年份有小幅波动外,其余各年份两系统耦合度均处于不同速度的增长趋势;从空间角度来看,河南省核心与外围两区域之间、各省辖市之间的耦合度均存在较大差距,分布不协调,其中核心区域耦合情况优于外围区域,此外两区域系统耦合度差距逐渐缩小,未来极有可能出现耦合趋同的状况。研究以耦合趋同的可能性为契机,探索了区域耦合跃迁模式并提出了可行性政策建议,旨在为促进河南省教育与经济的高质量协同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95.
崔勇 《河北学刊》2006,26(3):114-117
宋代,佛教与官府财政的关系是时人颇为关注的问题。许多有识之士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曾巩与苏轼即为其中的典型代表。曾巩的挤压见解与苏轼利用佛教生财的主张,表面看似对立,但二人的主旨却是一致的,即通过对佛教资源的再分配,解决政府的财政危机。当然这一紧一松,与二人的性格和仕途经历有密切关系。曾巩的处事严谨与苏轼的放达宽容,曾巩的任职京师、编修史籍与苏轼的任职地方州府首长的经历,形成鲜明对照。  相似文献   
996.
改革开放前我国教育财政体制的演变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国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教育财政体制模式的选择与演变经历了“统收统支、三级管理”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两个阶段,形成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教育财政体制。这种体制的特征主要有:一是统收统支、高度集中;二是直接管理、年度平衡;三是完全指令、条块分割;四是两条腿走路,多渠道筹资。这种体制既推动了当时教育的发展,又日益显露弊端,这一时期教育财政制度安排的种种尝试,为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财政体制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997.
促进河北旅游发展的财政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分析了财政对我省旅游发展的支持情况,以及"十一五"期间我省旅游发展战略改进的重点,并据此提出了促进河北旅游发展的若干财政对策.  相似文献   
998.
传统财政分权理论认为,地方政府应该承担配置职能,中央政府执行稳定经济和分配职能。这一理论对于转型经济体的适用性是值得商榷的。从俄罗斯制度转型、财政调整、财政分权三者互动的研究中发现,地方政府在宏观稳定和分配方面职能加强。地方政府收入支出不匹配,财政赤字增加,既为地方政府非法获取财政收入创造了激励,又恶化了财政状况,扭曲公共品及服务的配置效率,造成区域间财政不平衡和福利差异,国家宏观经济的不稳定,阻碍了私有化的进程。进一步的改革方向应是审视财政分权管理,建立清晰、透明的预算联邦体系,这依赖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政府质量和政府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999.
提高"三农"资金整体绩效的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三农"资金整体绩效,必须认清三农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三农"资金配套到位率低、对农业科技支持力度弱以及在三农资金使用上存在越位、缺位、错位现象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导原因在于"三农"资金使用不透明、"三农"部门服务意识不强、资金分散管理和市(县)级财政收入少、配套资金难以落实.  相似文献   
1000.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阶段,财政机制在其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就目前而言,工业反哺农业财政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仍然受到经济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分配格局、现行财政体制、基层政府执政能力、宏观经济政策等条件的约束。对此,应以城乡协调发展、科学规范、事权与财权相统一、公开透明、循序渐进、市场调研与财税调控相结合等为原则,建立财政反哺农业增长的长效机制,调整财政支农结构,转换农村反哺供求连接机制,建立和完善财政农业资金绩效评估与监管机制,以及制定相关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