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85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962篇
劳动科学   15篇
民族学   125篇
人才学   74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1419篇
理论方法论   308篇
综合类   2911篇
社会学   290篇
统计学   500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393篇
  2013年   309篇
  2012年   385篇
  2011年   406篇
  2010年   441篇
  2009年   478篇
  2008年   480篇
  2007年   344篇
  2006年   354篇
  2005年   345篇
  2004年   299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258篇
  2001年   217篇
  2000年   192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本文着重研究各种汇率因素变动与中国进口贸易购汇成本变动、出口贸易结汇收入变动之间的关系。基于中国进出口企业所做的真实的外汇保值交易,本文就汇率因素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实际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建立了预测中国进出口贸易汇率风险的数学模型,据此预测了国际外汇市场汇率变动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对中国进口贸易购汇成本、出口贸易结汇收入的影响。本文结论是:从汇率角度来看,中国出口贸易的最大威胁不是人民币升值2.01%,而是未来国际外汇市场汇率变动引起的汇率风险。最后,本文提出了缓解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出口贸易不利影响的现实途径,并指出改革人民币汇率机制“三位一体”本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2.
本研究根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运用GTAP模型设定基准线预测和动态情景进行模拟,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农产品关税的削减对贸易区内农产品贸易量、进出口价格和产业结构的长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早期收获计划”会促使中国部分农产品的进口价格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货物贸易协议”的实施将进一步导致关税对在区域内贸易的扭曲作用被逐步消除,促使大部分农产品的进口价格下降。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对东盟各国进出口的农产品数量有大幅度增加,并且自由贸易区内各国间的农产品进出口显现出一个普遍性的增长,产生较大的贸易创造效应。另一个值得关注之处在于,通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各国的比较优势将发生变化,国内资源分配格局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使得区域内各国农业部门的投入要素在按照比较优势进行调整的同时,农业部门的生产资源存在逐渐向非农部门转移的倾向。  相似文献   
103.
以2003—2015年分地区(细)分行业数据复原全国城镇职工收入序列,建立收入转换矩阵,测度地区收入流动性,利用2004—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贸易开放度对地区收入流动性及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开放提升了地区收入流动性;出口依存度对地区收入流动性质量的影响呈倒U形,R&D对这一影响有增强作用并延缓拐点的到来.建议:加快中西部地区出口贸易的发展,东部地区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时,应当注重鼓励出口型企业的内迁;东部地区应当注意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以增大地区居民收入地位上升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4.
本文在“新”新经济地理学的基础上,对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进行理论探究。通过研究发现,市场规模和技术优势都会吸引企业转移,但在双边市场开放度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市场规模对企业转移起主导作用;在双边市场开放度较高的情况下,技术优势对企业转移起主导作用。其次,当对某一地区实施单边贸易保护政策时,该地区的市场规模或技术优势对企业转移的影响将变大。因此,为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现阶段应以对外投资为主扩大沿线国家市场规模,而随着互联互通的加强,应以技术输出为主提高沿线国家技术水平。同时以降低关税和增加配额的方式,对转移的中国企业实施单边贸易保护。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得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地区排序为南亚、东盟、中东欧、独联体、中亚、蒙古。  相似文献   
105.
现今,构建区域经济同盟成为世界很多国家发展经济,促进贸易便利化、多元化、自由化的一个很好的方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发展区域经济,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交往、和睦共处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采取实证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本文的论点进行论证,对文章中所提出的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合作中面临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得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6.
《东岳论丛》2016,(6):139-145
当下,国有企业改革已经成为存量改革的最大阻力。通过降低关税的贸易自由化政策是迫使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退出市场的途径之一,从而促进产业制度变迁。然而,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其传统优势维持市场份额,这成为了关税政策对产业制度变迁影响机制的一个强有力制约。在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制度变迁进行了回顾与理论分析后,本文利用2003-2008年产业面板数据,就贸易自由化对产业制度变迁的影响途径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印证了前面的理论分析,发现只有考虑了市场竞争程度与关税的交互影响之后,降低关税才能对减小国有企业市场份额起到显著正向作用。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有助于贸易自由化和促进产业制度变迁,从而加快存量改革。  相似文献   
107.
改革备忘     
《领导决策信息》2014,(33):13-13
正四川省日前出炉的《整合川商集团与粮油集团组建四川商业投资集团的改革方案》明确,打造一个以批发和零售、进出口贸易、现代仓储物流、电子商务为主营业务的全省性商业投资集团。天津市日前出台的《街道综合执法暂行办法》,明确了街道(乡、镇)执法三大类权力事项:一是可以直接实施行政处罚权以及相关的强制措施;二是监督检查以及发现和制止违法行为的权力;  相似文献   
108.
佚文 《人才瞭望》2014,(6):100-101
2014年,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发达经济体的债务问题、区域贸易谈判进展等因素值得关注,预计全球经济增长将维持在中低速水平。 2014年,房地产调控将给地方政府比较大的自主权,将任务和责任下放给地方政府,"限购""限贷"等仍将存在,"限价""限签"等可能淡出。 2014年,物价上涨压力总体大于2013年,但涨幅不会太大,预期保持在3%左右,但仍需防范部分农副产品价格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109.
正据报载,一些地方、单位的领导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成了夸夸其谈、妙语连珠的"演说派"和姿态很高、落实无力的"虚无派"。这看上去"很美",其实是作风积弊换一种形式存在而已,反对"四风"被异化软化,做了表面文章。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关键要"改"字当头,重在转变作风,敢于在改观念、改"惯例"、改状态上"亮剑",确保扫除"四风"陋习无"死角",大兴风清气正新风尚。要从思想观念上改。作风问题说到底是个党性问题、思想问题。要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个人主义,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  相似文献   
110.
由于我国加工出口占比较高,学者们提出了区分贸易方式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该模型可以更加准确地测算我国出口对增加值的拉动,但是该模型忽略了出口对增加值拉动的时滞性,这容易产生所有效应都在当年发生的误解.文章基于区分贸易方式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构建了各部门出口对增加值拉动的时滞模型.实证结果表明:非加工出口部门的时滞长于加工出口部门的时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