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5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53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21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61.
贸易摩擦的理论动因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芳 《社科纵横》2006,21(12):66-67
本文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针对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从宏观、微观、制度层面和政治学的角度阐述了目前解释贸易摩擦产生的几种主要理论,为今后贸易摩擦的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62.
以中美贸易摩擦为背景,构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DSGE模型,分析了贸易摩擦通过信心传导渠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有负面影响,导致投资减少、产出下降与资本市场波动加剧,而企业家信心受损与银行家信心受损放大了贸易摩擦的负面影响。基于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提振经济信心,促进国内企业发展;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提高与美国博弈的底气;坚持贸易自由与精准反制相结合,增加赢得正当贸易权利的信心;充分发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的替代效应,保持贸易增长的信心。  相似文献   
263.
人民币在亚洲的实质性区域化进程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内容,中美贸易摩擦这一事件加快了全球产业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的转变,随着我国部分产业向亚洲其他国家转移,我国与亚洲国家的经贸往来加强,这或将影响人民币在亚洲的区域化进程。本文基于改进的Frankel-Wei回归模型,使用48个月滚动窗口的估计结果构建货币影响力指数和人民币相对影响指标,研究了亚洲总体货币区域化进程和亚洲国家人民币区域化进程,并结合事件分析法研究中美贸易摩擦对人民币亚洲区域化进程的影响。结果显示:亚洲影响力较大的储备货币为美元和人民币,美元仍保持亚洲主导地位;人民币区域化国家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东亚和中亚地区;总体来看,中美贸易摩擦对推进人民币亚洲区域化进程产生积极影响,而贸易摩擦的进一步升级未对其产生显著的负面效应。中美贸易摩擦促进印度尼西亚、不丹和印度等国形成人民币区域化,有利于提升人民币对也门、尼泊尔和阿富汗等国本币价格的影响力,但贸易摩擦的进一步升级导致吉尔吉斯斯坦和土耳其等国加速偏离人民币区域化,减弱人民币对其本币价格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64.
王孝松  陈燕 《齐鲁学刊》2023,(1):117-132
经典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自由贸易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各国的福利水平,然而在现实中,贸易保护主义大行其道。近年来,新的贸易摩擦形式不断涌现,虽然其类型和成因多种多样,但其本质都是贸易保护主义。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贸易摩擦的主要文献,我们发现:对贸易摩擦的分析应充分考虑贸易摩擦形式的多样化,未来需要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综合考察贸易摩擦的福利效应;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的发展为分析贸易政策的内生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关于企业异质性的分析需要持续推进;使用异质性企业与贸易政策模型解释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订和微观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国内在该领域的理论与经验研究还需进一步丰富;未来需要重点关注如何在大国博弈的背景下应对贸易摩擦,从而推进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