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1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74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19篇
人才学   1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733篇
理论方法论   97篇
综合类   1266篇
社会学   82篇
统计学   3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三种价值诉求(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以三种价值诉求呈现出来,即政治诉求、学科要求和生活需求.三种价值诉求具有一个共同的社会基础,即市场社会的建立与发展.这种共同的生活基础为三种价值诉求之间的通约创造了可能性.而在实现诉求的具体道路上,三种价值诉求之间存有三种可能的关系状态:阻隔、通约与超越.探讨它们之间的共同性与差异性以及相互通达的可能性,无疑是人们当下研究马克思主叉中国化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2.
汤显祖的情感美学观包括“情生诗歌”的情本论、出生入死的情感超越论、以情抗理的情理观和以情役律的情形(形式)观,分别解答了情感与艺术、情感与现实、情感与理性、情感与形式的关系问题。其对美学主体性和个性解放的热切呼唤,代表着时代的美学潮动和精神脉动,由此而昭示出其在明清情感美学思想发展中的历史作用和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93.
文学经典品格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已经证明是能够超越时空的、世界公认其为典范的文学作品中,归纳出些许认定文学品格的准则,并就其中的部分准则举例展开论述,对我国议论中的“百年文学经典”提出作者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4.
浙江三位先锋小说家余华、王彪、艾伟分别从人性的层面、欲望的层面、记忆的层面对存在进行了相同的极端书写,描绘出了一幅相同的绝望的生存景观,又都以各自的方式对这"绝望"进行着反抗.  相似文献   
95.
在世界各地的父权制社会中,"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激起了轰轰烈烈的女性解放运动.许多文学作品塑造了种种具有抗争精神的女性形象.<简·爱>中的女主角简爱(Jane Eyre)一生中都在为自由、平等、独立和爱情而抗争,她具有超越女性传统性格的特征.  相似文献   
96.
上海自身的发展 ,国家和世界所面临的各种挑战 ,都要求上海在建设国际大都市同时 ,同步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上海应当以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为轴心 ,构建新时代“自为与超越”的文化体系 ,通过营造更为广阔的获得文化、享受文化以及创造文化的公共空间 ,在意识形态重构上 ,在各种观念更新上 ,在多层次多类型文化发展上 ,走在全国前列。大都市先进文化创造的主体 ,是优秀文化人才和高素质的市民。上海必须在汇聚国内外一大批高水准的优秀文化人才和提高全体市民文化素质上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而上述各项目标的实现 ,则又都有待从体制上、机制上、法制上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97.
关于人类语言局限性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古代文人先哲对语言生发的"道不可言"、"言不尽意"、"意不称物"的思想体认,到西方哲学家对语言困境阐发的理性思考,都说明了人类语言具有局限性是客观存在的。从语言的本质特征和功能角度看,语言的线条性决定了语言不可能共时地再现立体的、多维的世界;语言的概括性决定了语言不可能充分地表达尽事物所包含的所有意蕴;语言功能的有限性决定了不可能独自地发挥交际与思维作用。清楚地了解和认识语言的局限,对于我们全面、客观、准确地把握语言、运用语言、超越语言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8.
德国当代著名女性小说作家伽比·豪普特曼于近年创作的三部女性小说《找一个阳萎男人过日子》(1995)、《只有死男人才是好男人》1996)和《床上的谎言》(1997),无论在思想性还是艺术成就上都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小说以两性冲突为中心,从女性的视角出发,运用弗洛伊德心理分析法和间接描写等手法,塑造了一系列"追求和谐的两性关系"、具有坚强意志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德国新女性形象.伽比·豪普特曼在女性小说中塑造了具有强者性格的尼娜、卡门和乌尔苏拉,正感应了德国主流的审美心理,她所创作的女性小说因而也成为统一后德国文学中最突出的文学现象之一.  相似文献   
99.
避开玄学本末有无的议论,试图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玄学认知路线中3个阶段对"像"采取的有区别的超越态度,最后指出这条路线使得哲学与美学联系非常紧密,因为整体把握的超越认知路线造成"境界"的产生,而"境界"则带有审美的性质。  相似文献   
100.
重塑大学理念——自由教育的复归与超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由教育是欧洲教育的传统,至中世纪成为大学的理念.但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大学功能的日益发达,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的哲学理念--自由教育曾受到科学教育、专业教育的非难和挑战,其核心是高等教育领域的"人学"与"科学"之争.即教育的终极关怀是人本身还是人的工具价值问题.本文通过考察自由教育的历史源流、内涵的嬗变,分析其复归的合理性,构建现代大学理念,超越自由教育的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