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2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32篇
丛书文集   330篇
理论方法论   47篇
综合类   512篇
社会学   130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81.
1950年代的文学要求表现本质真实,并以此为创作和批评的标准。《我们夫妇之间》基本符合本质真实,但还是未完全达到要求。这使它受到严厉的批判,这种批判与确立新的文学规范有关,本文试图浅析这两者之间存在着的某种内在紧张。  相似文献   
82.
什么是趣味?袁中郎在<叙陈正甫会心集>中指出:"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晚于袁的张岱在论朋友之交时云:"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相似文献   
83.
四羊方尊,金缕玉衣、甲骨文片、人面鱼纹彩陶盆,这些出现在历史课本上的古物,不久后将在浙江宁波博物馆露出庐山真面目。据悉,今年4月~6月期间,宁波博物馆将展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众多“镇馆之宝”。由于这次展览规模大、级别高,宁波博物馆决定广纳贤才,招募志愿者参与到这项有意义的活动中来。  相似文献   
84.
强音 《职业》2013,(1):26-29
杨姝说别人评价自己是一个经历既简单又繁复的人:简单在于,虽然在北京长大,骨子里却继承了父母遗传的东北黑土地的豪爽性格;虽然是地道的"工科女",却一如既往地做起了需要每天与人打交道的HR工作;繁复在于,辗转北京、美国,这些年的生活经历累积了与大多数职业招聘经理人不同的生活阅历和处事方法;  相似文献   
85.
法国作家让-亨利·法布尔写的《昆虫记》显露了深刻的生态哲学思想和耐人寻味的美学趣味。与自然界动植物平视的观察角度,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反对把科学作为惟一评判标准,提倡生态整体观念以及孩童般诙谐幽默、乐观的写作风格都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6.
《阅读与作文》2007,(7):23-23,22
从前,有一头自以为很聪明的驴子。每天他的主人都叫他拉一辆满载货物的大车。他们总是走同样的路线到那个村子去:穿过森林里一条宽阔的道路,顺着平缓的下坡进入农场,再沿着小河走入浅滩,经过草原,最后就到了那个村庄。  相似文献   
87.
殷商王朝十分重视信息传播,已形成较为系统的信息传播网络,信息传播较为畅通,已经形成了一套信息上传下达制度,是殷商王朝政治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驿传制度的建立为臣属上传下情与商王下达政令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有力的设施保障,确保了信息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88.
姚海才 《南方论刊》2007,(Z1):38-40
文章就新时期技校政治课"趣味教学"的特点与内涵、目的与指导原则、实践与探索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几点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9.
刘正 《殷都学刊》2008,(3):20-23
《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一书中第1506片甲骨刻辞涉及到所谓的“家谱刻辞”,对其真伪的研究,在过去的百年甲骨学史上,一直是甲骨学界和殷商史研究中争议不决的热点问题。而且,明显地形成了观点截然对立的以于省吾先生和胡厚宣先生为代表的真伪两派学术阵营。本文在认真考证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这片甲骨为真品的结论。  相似文献   
90.
郑继娥 《殷都学刊》2008,29(2):19-22
利用新的研究成果和考古发现,对甲骨文祭祀卜辞中的牲品类别以及分布可作更详细地归类分析。参照少数民族保留的古习俗,对“牢”的性质及在祭祀中的特殊重要的地位可作补充说明,还对牲品的祭祀方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