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31篇
  免费   274篇
  国内免费   45篇
管理学   774篇
劳动科学   40篇
民族学   238篇
人才学   176篇
人口学   59篇
丛书文集   1417篇
理论方法论   565篇
综合类   3310篇
社会学   692篇
统计学   79篇
  2024年   212篇
  2023年   552篇
  2022年   318篇
  2021年   508篇
  2020年   411篇
  2019年   455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256篇
  2016年   266篇
  2015年   324篇
  2014年   529篇
  2013年   393篇
  2012年   388篇
  2011年   383篇
  2010年   313篇
  2009年   301篇
  2008年   377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民间传统工艺是我国物质文明构成部分之一,但是由于现代物质文明不断加快发展的脚步,导致我国传统工艺存在逐渐失传的发展形势,怎样传承并且对于民间传统工艺进行保护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最近几年我国服装市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想要在新的环境当中传承并创新民间传统工艺,要求现代服饰品在设计过程中融合民间传统工艺,并且对其加以创新,创作出拥有我国特色的服饰品.因此,本文主要对民间传统工艺如何于现代服饰品融合创新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旨在给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2.
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子系统,与传统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民俗礼仪等领域都有密切关系,其所特有的动态而多元的符号性,对中华文明的世代相承和传播,以及中华民族间的交往融合起到了推动作用。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茶文化结合了中原农耕文明以“和”为核心的礼仪精神,并不断吸收周边北方游牧民族、西南山区民族饮茶的养生药理功能,通过各民族间的不断交流和融合,饮茶活动作为一种生活意义已消融入中国人日常的生活之中。并且,随着饮茶之风在中华大地的传播和普及,茶事活动也逐渐打破了上下层社会和南北地域之间的界限,逐渐走向更具世俗趣味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103.
乐颖 《职业》2016,(30):45-46
本文阐述了在高职教育中实践"跨界教育"改革的探索思路,即通过政校行企联动,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思路和方法、建立多学科交叉的新课程体系、构建校企互动的课程学习平台、培养多学科领域合作的教师队伍、构建完善灵活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现学校管理跨界化、技能培养跨界化、顶岗就业跨界化,培养符合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基于"互联网+"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4.
粤港、粤澳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同源,三地合作历史悠久,成果丰硕.“一国两制”实施以后,粤港澳合作领域全面拓展,三地社会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推动粤港澳社会融合,有助于解决港澳民生福利问题,促进粤港澳更紧密合作,增强港澳同胞的国家认同,提升广东社会管理服务水平.当前粤港澳社会融合主要在社会福利、教育、医疗和工会服务等领域,其主要问题在于利益共享机制尚未完善、制度壁垒尚未完全突破和社会政策尚有制度落差.为此,需要完善粤港澳社会政策体系的协调方式,构建粤港澳社会融合的交流平台,发挥特区政府在推进粤港澳社会融合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5.
陈海滨 《职业》2017,(26):91-93
情境是职教课堂的基本元素,教学应基于情境.本文从实现工学情境的有效融合进行有效的情境采集,实现多元情境的相互交织;以情境为媒介,实现中职课堂教学的意义再造这几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让课堂笼罩在情境中这一中职课堂教学的应然视角.  相似文献   
106.
阐释学是一种关于意义理解的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阐释学被引入国内,为国内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国内学者开始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是否加入时代特征以及是否与原作者在视域上达到融合。本文将从伽达默尔阐释学的三个原则——理解的历史性、视阈融合、有效历史角度,阐述名著重译的合理性和多元化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07.
李永政  王李霞 《民族学刊》2014,5(1):88-91,127-128
文化融合是一种客观的历史现象,也是现今的一种社会存在状态;是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化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国家的概念则是近现代才从西方国家传入的新鲜产物,是生活在其地域范围内的人们对其所在国家的认识、评价与情感,主要表现于国家政治共同体和结构层面以及共同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层面的认同。国家认同于国家本身、于个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中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问题显得尤为迫切。而国家认同教育是国家认同构建中的重要内容和方式。学校教育是建立国家认同的有效途径。我国的各民族的文化融合是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教育的前提与基础、有力保障、表现形式,也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高级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与深远的影响。我国也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并吸收了中国历来坚持"和而不同"处理民族关系的宝贵经验与优秀传统,制定出了相应的民族政策,坚定地保障民族文化融合,加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教育,促进国家的稳定与团结。  相似文献   
108.
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传统出版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成为新闻出版传媒产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传统媒体形态、业务模式和运行方式不可避免地面临新的转型,编辑如何快速适应新旧媒体融合发展变化的要求、积极应对挑战也成为一项迫切和重要的任务。本文从当前媒体形态的变化、新旧媒体融合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在此形势下对编辑人员的素养要求以及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阐明了新旧媒体融合是今后新闻出版传媒发展的必然趋势,编辑人员只有转变思维更新观念、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养、增强业务能力是才积极应对挑战之道。  相似文献   
109.
正这种走向是公众或群体禀赋和效能的结晶,与主张社会应当是宽容的相匹配,实际运行在于机理的活跃与敏锐社会管理创新不是特立独行的表现,社会管理创新的多元与很多人主张社会应当是宽容的相匹配。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开宗明义:着力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创业;着力维护农民工的劳动保障权益;着力推动农民工逐步实现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和在城镇落户;着力促进农民工社会融合。跃然纸上的"四个着力"即将走进现实,人文关怀昭昭。  相似文献   
110.
张猛  徐雪 《职业》2017,(18):44-4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需求急剧上升,但是高职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面对这种现状,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是解决眼前人才紧缺问题的最佳途径.本文根据产教融合的理念,提出高职院校应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调整对学生的培养教案,使之更能适应社会需要以及企业的发展,为学生的就业打下基础,同时也培养出了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