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15篇
  免费   394篇
  国内免费   113篇
管理学   1639篇
劳动科学   110篇
民族学   232篇
人才学   309篇
人口学   53篇
丛书文集   3254篇
理论方法论   809篇
综合类   5311篇
社会学   1104篇
统计学   201篇
  2024年   274篇
  2023年   925篇
  2022年   468篇
  2021年   849篇
  2020年   618篇
  2019年   687篇
  2018年   253篇
  2017年   431篇
  2016年   452篇
  2015年   620篇
  2014年   1091篇
  2013年   917篇
  2012年   909篇
  2011年   866篇
  2010年   786篇
  2009年   624篇
  2008年   703篇
  2007年   508篇
  2006年   345篇
  2005年   221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互联网、局域网的出现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世界。对铁路战线上的职工教育而言,改变传统的培训考试模式,充分利用站段局域网,构建职工学习、考试网络平台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2.
2008年3月22日,中科大少年班庆典30周年。会上,贺淑曼哭了。这位老班主任流泪是因为感叹少年班所经历的冰火两重天。而这冷热两极均都扭曲了少年班的成长路径。如今,13所高校仅剩中科大坚持为早慧孩子提供特殊教育;目前  相似文献   
33.
胡立杰 《理论界》2007,(6):27-2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把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本文从经济质量、社会环境生活质量、思想文化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生活质量四个方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4.
在现代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作为工业的主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主要的地位,是一国经济的基石和竞争力的基础.纵观世界制造业大国的发展历程,资源约束一直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问题.本文阐述了中国制造业目前面临的资源约束问题,建立了评价资源约束型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运用统计分析处理软件SPSS13.0对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并通过分析结果评价制造业各行业ASD(abili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即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简称),最终提出资源约束型制造业ASD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5.
和谐社会构建需要良好的自然环境,需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有的环境权学说在应对环境危机、改善环境质量方面收效甚微.因此,对环境权的研究应当改弦更张,从产权的视角对环境权进行重新审视和界定,能使环境权成为可交易的权利,在交易中实现价值最大化;能使有限的环境资源在生产领域得到充分利用;能使环境权制度成为遏制排污、鼓励治污的制度,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  相似文献   
36.
城市部分有劳动能力的低保人员依赖社会福利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实,成为逐步影响社会公平和效率的问题。文章论证了社会工作介入反福利依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探讨和研究在反福利依赖中社会工作对社会政策方面介入的工作手法,以增进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7.
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任务.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和前提;内容和形式大众化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创新传播平台和机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培养和造就大批理论家、宣传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组织人才保障;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38.
企业人事外包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丹  高洁  刘怡 《职业时空》2004,(6):48-49
人事外包是指策略地利用外界资源,将企业中与人力资源相关的工作与管理责任部分或全部转由专业服务机构承担。包括二个方面内容:一是策略地利用,即是指企业必须有选择性地将组织内的部分或全部予以外包,而不是与代加工性质一样的外包;二是外包的工作或项目必须由专业服务机构来完成,这依赖于专业人力资源机构的快速发展及其专业化。  相似文献   
39.
中国工业反哺农业的实现机制和路径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政策是中国进入工业化中期后的重大战略决策。反哺的主体应当包括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反哺的实现机制相应地包括市场机制、政府机制和社会机制;反哺的政策取向是“造血”型反哺、重点型反哺、适度型反哺;反哺应当遵循的原则包括统筹协调原则、互利双赢原则、效率公平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工业反哺农业应选择多条途径。  相似文献   
40.
霜枫 《女性天地》2005,(4):32-34
当“全职太太”逐渐被中国人接受的时候,更加挑战世俗观念的“全职老公”也出现了。一份调查显示,当问及“经济条件允许时,您是否可以放弃工作回归家庭”时,京、沪、穗三市共有41.3%的被调查居民表示赞成,52.6%表示不赞成,6%不置可否。而有意思的是,有四成男性表示可以回归家庭,仅比女性低2.9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男人在家洗衣、做饭、带孩子不再是什么稀奇事。而这种现象,除了男性的意愿之外,另一方面自然也是源于女性收入的增加,以及年轻女性在琐事上的依赖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