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8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34篇
管理学   198篇
劳动科学   29篇
民族学   133篇
人才学   35篇
人口学   27篇
丛书文集   1040篇
理论方法论   210篇
综合类   2303篇
社会学   263篇
统计学   20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363篇
  2013年   327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333篇
  2010年   301篇
  2009年   276篇
  2008年   343篇
  2007年   257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美国黑人文学中的文化身份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黑人文学揭示了黑人长期被迫面对的种族歧视和文化身份危机,也记载和推动了黑人文化身份意识逐步走向自觉的历程,而文化身份意识的增强也促进了黑人文学的发展.从黑人文化身份意识的发展路程可以看到,通过保持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方式来加强文化身份认同及建构是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2.
20世纪90年代先在西方然后在我国曾流行过一部挪威著名作家乔斯坦·贾德的哲理小说《苏非的世界》,被誉为新的爱丽丝梦游仙境,书中的主角——一个14岁的少女,在接到一封神秘的来信,其中问道“你是谁”之后,就陷入了对“我是谁”的无穷思考,从此也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33.
刑法身份诸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身份问题的研究在中外刑法中都受到一定重视。现代各国刑法普遍将身份作为设定刑事责任的存在或影响刑事责任程度的因素,以从犯罪主体的角度调整危害行为与刑事责任的关系,准确有效地打击犯罪。我国刑法理论虽重视身份的研究,但其研究的领域和层次相对泛化,对其分类、功能、身份获得途径以及研究意义中的诸多问题缺乏深入的价值探寻和分析。因此,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进行新追问,构建新的研究体系是我们的初衷。  相似文献   
34.
文章试图从组织和机构角度来考察大众媒体,在分析了包括管理、权力和文化等组织观以后,发现组织研究应该也必须落实到具体的人,并通过人把媒介研究导入一个更加广同的社会文化范畴中.围绕这个基本立场,我们初步提出了媒介组织信息生产机制的研究构想,讨论了研究的方法问题,并从媒介微观生态角度分析一个具体的研究实例.  相似文献   
35.
犹太人夏洛克是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人物。他家庭事业的最终瓦解和他宗教信仰的被迫转向是16世纪受压迫遭欺辱的一代犹太人民的宿命,而作为犹太教的悲剧英雄,他屈辱而奋进的一生极大地丰富了《威尼斯商人》的人文主义进步思想。  相似文献   
36.
社会民主党之所以能成为执政或联合执政时间最长、影响最广泛、深远的党派 ,根本原因在于能随社会条件和人民要求 ,不断更新政策和策略 ,表现出了很强的适应性和应变性 ,既保守社会主义传统价值的定势 ,又增添现代价值 ,从而形成自身的独具特色的“身份特征”。不同于改良性质的社会民主党 ,中国共产党必定要保持工人阶级政党的性质 ,要按照马克思主义原则加强自身建设。但社会民主党与中国共产党有很多相通之处 ,甚至在某些方面社会民主党已取得有益经验和良好成效 ,这些应为共产党所借鉴  相似文献   
37.
38.
游戏和关于游戏文化的研究传统深厚。数字媒体技术促进了网络游戏的蓬勃发展,国外关于数字媒体时代的游戏研究已成为专门的研究门类,产生了一大批游戏学家。国外的游戏文化研究大致形成了三种研究范式,即以内容和叙事分析的研究方法探析游戏和社会现实的关系,以理论辨析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理性勾勒现实生活游戏化的若干情况,以调查访谈的研究方法分析游戏玩家的身份认同。借鉴国外游戏学成果,植根中国网络游戏领域,中国的游戏文化研究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39.
文章通过对国内"医享网"癌症社区"肺癌圈"中33篇精华帖的叙事分析,探究其中生命故事的主体对自我身份的建构路径及其对生命价值的意义探寻,并尝试性地提出一些反思。研究发现,在自述和他述生命故事中,叙事者在信息寻求过程中改善自我印象,并运用"写作疗法""阅读疗法"和叙事隐喻理解疾病,帮助患者重塑自身角色。通过社群互动,患者形塑了对自身的身份认同,并形成了集体层面的生命价值观。从本研究的结论看,疾病叙事是癌症网络社区患者建构个体身份、形成身份认同的重要途径,叙事或可成为未来增进社会对癌症乃至其他疾病的理解、推进治疗与康复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40.
疾病书写是作家在文学作品中发展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联结人与社会、反映政治进程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疾病书写的分析,既能了解作者个人的道德批判,又可窥探当时的社会伦理观念。梅尔维尔在其早期创作的"波利尼西亚三部曲"中展开了诸多与疾病相关的书写,其中对个体疾病、群体疾病和特殊疾病三类不同疾病的书写分别折射出作家对身份问题、殖民问题和种族问题的思考,体现了作家对殖民者身份困境的焦虑、对殖民主义反向冲击的担忧,以及对传统种族优越论的保留态度。"三部曲"中的疾病书写既体现作家的进步性,也反映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