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1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33篇
管理学   112篇
劳动科学   19篇
民族学   70篇
人才学   53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1065篇
理论方法论   192篇
综合类   2376篇
社会学   727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319篇
  2013年   321篇
  2012年   393篇
  2011年   377篇
  2010年   412篇
  2009年   331篇
  2008年   466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1 毫秒
91.
夏野 《北方论丛》2017,(6):59-64
在波伏娃的小说中,作者注重设置不同的空间类型:媒介空间、地理空间和身体空间,三种空间类型分别体现了人类自我谋划意义、结构性的意义和性别道德性的意义.并且通过不同类型空间的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个体生存的具体存在境遇,体现了波伏娃介入现实的存在主义伦理姿态,获得了一种介入性的存在主义意蕴,表达了作者对个体存在模糊性和道德性意义的思考.  相似文献   
92.
《社科纵横》2017,(6):116-119
"不可靠叙述"是当代西方叙事理论的一个中心议题,并产生了修辞研究和认知(构建)研究两种研究方法。本文试在修辞研究的视野下比较《狂人日记》与《火车上的食人族》中的不可靠叙述,并指出:在这两篇小说中,不可靠叙述呈现出相同的审美特征,即不可靠叙述的明确性、反讽性与可逆性。而这三个特征与"不可靠叙述"的三大类型又产生了契合,因此产生了强烈的叙述效果,深化了批判的主题。  相似文献   
93.
世界有多大?生命又有多长?狭隘者只看到自己踽踽独行数十载;丰伟的灵魂则可关照无垠的时空和万千的生命,心怀天下,伟者如是!当看到张之洞、严复、张元济、蔡元培、杜亚泉、沈心工、刘师培、陆费逵、陈独秀、胡适、任鸿隽、陈衡哲、林语堂、朱家骅、陈立夫和叶圣陶这十六个名字一起出现在《文化拯救》这本书里的时候,你会不会像我一样会有些许的疑惑:到底是历史的哪一条线索,将这些在不同领域里熠熠发光的名字联系起来的呢?然后又悄悄地坐直了腰身,准备随着作者的叙述开始一段厚重的旅程.  相似文献   
94.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身体文化的特征及其对体育运动的启示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作为人类存在本质证明的身体,其中心性却长期以来被遮蔽、被贬损;身心二元论是关于身体文化的主流思想,在身心二元论里,身体处于附属的地位,由此也导致了诸如阶层歧视、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等弊端;身体对文化习俗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文化习俗对身体产生了强烈的规训作用;身体对文化习俗也具有抵制性,这种抵制蕴含着革新的力量。身体文化特征对体育运动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包括:体育运动要突出身体的中心性,重构身体文化;体育运动要充分利用身心统一的特点,去化解身心二元论所带来的阶层歧视、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等问题;体育运动要充分利用身体对文化习俗的依赖性,借助文化习俗的力量发展自身,同时要对身体之于文化习俗的抵制性保持宽容并进行引导,以便创新体育运动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5.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睡眠时间越来越短,这被人们视作自然现象,并认为无碍于健康。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人体的健康与身体的免疫力息息相关,而决定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睡眠时间的长短。  相似文献   
96.
"身体"是当下社会科学的一个关键性概念。传统上身体被当作生物的、自然的客体,而进入现代时期,人们对于身体的看法越发具体,越发将身体与周遭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联系在一起讨论。近年来在研究中国社会问题时,学者们也开始引入了身体的视角,已有研究成果的身体论述广泛集中在权力与象征两个议题上,并对已有的理论进行了本土化的推进。  相似文献   
97.
张猷 《理论界》2012,(8):119-121
在伦常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碰到人。正如安东尼.斯坦伯格所说,我们是在一种特别的方式中被给予人格的,人格被给予的领域被他称为人格间的注意领域。伦常世界中的人格显现为一种独立的现象。对人格现象开展现象学研究工作的第一人乃是现象学大家马克斯.舍勒。本文拟阐明舍勒在《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和质料价值伦理学》中对伦常世界中的人格现象的研究。  相似文献   
98.
刘谟 《现代交际》2012,(2):130-131
本文长期跟踪两组训练,得出结果:青少年举重运动员专项训练与身体训练比例合理安排与运动员的专项技术掌握,运动员中后期运动成绩的增长,运动员中后期体重、伤病等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99.
叙述学界一般认为叙述人称统一于第一人称。实际上,第一人称并非一种自足的叙述形式,叙述人称统一于第三人称。叙述人称的两个变量是人物功能和叙述功能,从第一人称主人公叙述、第一人称见证人叙述到第三人称叙述,人物功能由强至弱,叙述功能凸显至一枝独秀,不同叙述人称并没有截然的界限。从叙述功能而言,从逻辑上可将叙述人称归于第三人称。明确叙述人称统一于第三人称,有助于推动第一人称叙述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0.
宋阿姨刚过50岁,这身体就大不如前了。逛街走了小半天就得坐下歇一歇;脸色也总是不太好,要么很苍白没有血色,要么就是发黄;面部还容易浮肿……可最近这一年,宋阿姨的身体大有改观,精神了不少,原来她自己琢磨了好几款养颜养生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