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2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19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1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97篇
理论方法论   90篇
综合类   770篇
社会学   37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权力转向论本身存在很多自相矛盾之处,也有很多的例外、漏洞和很强的负面效应。本文从权力决定论、杂合论的困境、二元对立、权力差异与文化平等之间的悖论等方面着重反思了后殖民翻译研究的权力转向。  相似文献   
122.
西方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对汉语语言学界有着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文章试图探寻和说明影响汉语语言学研究的西方语言理论的哲学渊源,从而揭示哲学对语言学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3.
针对当前文学课教学的种种弊端,通过测试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探讨英语专业CBI文学教学改革阅读转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4.
随着翻译研究“文化转向”宣言的提出,翻译学者展开了多维度、多层面的学科探讨,包括“文化转向”在内的多种“转向”论缤纷登场。本文试图通过爬梳并厘清部分“转向”论的实质,指出目前翻译研究中学科融合的必然趋势,但同时应关注学科内外的对话与共建,保持翻译学科中借入与输出的均衡,真正做到与其他学科互利互惠。  相似文献   
125.
当代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颠覆了原作与译作的等级关系,为译者带来了解放的福音,使译者有了充分展现其创造性才能的开放性空间。译者的历史意识、译者的文化意识以及译者的读者意识都指向了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问题,说明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容忽视的,而体现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和谐统一的译者主体性才是译者应有的定位。  相似文献   
126.
幼儿教师专业学习的品质既影响其专业发展的进程,也关乎其专业实践的效能。然而,当前幼儿教师专业学习的状况不容乐观,知识学习的浅层化、经验累积的碎片化、技能训练的片面化不仅制约着幼儿教师专业学习的品质,也内在地要求幼儿教师专业学习的思维转向,实现知识学习的深层化、经验累积的整体性和技能训练的全面性,并能够有效解决专业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27.
白桦派作家带有不可改变的阶级性,他们以如此觉悟为核心,确立了白桦派文学形象.这一点由武者小路和有岛武郎展示出来,在大正文学中意义巨大.武者小路看到托尔斯泰主张的"无我奉献"的局限性,开始"转向",奔向力主"有我奉献"的梅特林克.当武者小路发觉自己不能赞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后,便进一步"转向",走第三条老路,创办"新村",为他的创作更新拓出了新天地.诚实的有岛留美归国,告别了实业理念和宗教信仰, "转向"走上了文学道路,作品张扬人性,反抗传统,自己在现实社会中迭遭挫折.白鸟评价有岛作品是有"人生价值"的文学.这个观点至今在思考大正文学史的结构时,仍不失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8.
打预防针     
今天下午,妈妈载着我和表弟、表妹去医院打预防针。表弟一上车就哭了,因为他怕打针。到了医院,我排第一,卷起袖子,把头转向一边,叮嘱叔叔小心点。打完针后,我没有哭,还举着手向表弟表妹炫耀。轮到表弟了,针头还没碰到他,他就哇哇大哭起来了。  相似文献   
129.
罗近溪哲学的主旨并非仅仅在于其对所谓“赤子之心”的发明,也并非可简单地概括为所谓的“求仁为宗”,而那种近溪学说“近禅”的说法则更是流于对其思想的不可原谅的误读.与所有这些解读不同,一种更为深入的分析表明,其主旨应体现为近溪思想作为泰州学派“身道”的真正光大者,在把身体的“亲亲”之知体还原为“生生”之本体的同时,还与此一致地把整个世界理解为“身向家的生成”这一生命谱系的衍化活动及衍化过程,从而开显出中国哲学思想所特有的“家本”的理论深髓.这使得近溪学说的推出既可视为一种“后理学”意义上的对中国哲学的理论开新,又直续《易》、《礼》,代表了在中国文化业已步入“家道中落”乃至“无家可归”的历史境遇之际,新一代思想家对中国古老而悠久的“宗亲之道”、“宗法之道”的历史回归.  相似文献   
130.
在考察农村组织化的现状和宗族功能演化的基础上,文中分析了宗族转化的必然性,指出促使宗族功能转化、提高农村的组织化程度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