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4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40篇
管理学   491篇
劳动科学   39篇
民族学   64篇
人才学   82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875篇
理论方法论   125篇
综合类   2252篇
社会学   218篇
统计学   16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276篇
  2009年   299篇
  2008年   362篇
  2007年   306篇
  2006年   222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孟晚耕 《宿州学院学报》2012,27(11):115-116
由于就业压力大、社会经验不足、大学期间没有认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等原因,部分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常伴有一些心理问题出现.对于这些问题,做就业政策等外部环境分析和毕业生自身内在因素分析,是认识和解决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提升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的重要前提.鉴于此,提出了预防和调适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路径,以期对提升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92.
93.
从"国"之大处着眼,从"家"之小处入手,是涵养家国情怀的重要逻辑理路。优秀传统家训蕴含着涵养家国情怀的价值源泉,它倡导"睦亲和家"的家庭理念,并推崇"公忠报国"的价值情怀。在推进传统家训的现代转换中加强家国情怀培育,要有鉴别地对待传统家训,更好地实现古为今用;要着力衔接当代家风建设,将其融入于日常的家庭教育之中;要创新表达方式,在生活化中融通家国情怀教育。  相似文献   
94.
95.
徐复观著作中蕴含丰富的可以理论化、系统化的诠释学思想,活跃着生命的立体化的具有实践性、真实内容和工夫实体的诠释学体系。从作为诠释学实践活动本身的活动机制及其逻辑起点即"起心动念"处入手,并把其诠释学实践能力分解为"虚静之心"与"互为主体性"两部分,则这一诠释学体系可以表述为:诠释学实践活动即是诠释主体以虚静之心的力量透入于诠释对象的真实内容、工夫实体,并以主客合一的精神状态,在"互为主体性"的诠释学实践能力的作用下,使诠释对象的真实内容、工夫实体以其主体性的本来面目如实地透出于诠释主体,即透过诠释主体的分解性的、概念性的知识活动而显现出新形式、新体征,以实现哲学"思想结构的转换"。从诠释活动本身的主体性来说,诠释对象的主宰性远大于诠释主体,诠释主体仅充当诠释对象得以显现的工具、手段等配角角色,诠释对象才是主角。  相似文献   
96.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是古代人与自然关系的朴素表达。由于历史的局限,儒家"天人合一"主要是从伦理本位的角度来关注生态,不完全等同于现代生态学意义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进行现代生态伦理转换有助于多途径挖掘其蕴含的生态智慧,实现其与现代生态伦理思想的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97.
此文在转写语料的基础上,采用对比、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20集电视情景喜剧《爱情公寓》(第一季)中语码转换的功能进行了分析。指出语码转换在该剧中具有构建人物身份、塑造角色形象、表现地域特色、反映时代风貌、突出作品主题的功能。  相似文献   
98.
99.
在科学判断新旧动能时代特征基础上,透过中小企业有序对接新旧动能转换这一微观层面,反射宏大历史场景所包含的新旧动能转换内在机理。经济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生产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从人工到智能的内在规律决定着新动能代替旧动能的历史必然性。以青岛市中小企业为例,研究新旧动能转换机制,探索新旧动能转换内在规律,推动平台建设,形成协同创新、融通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