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59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134篇
社会学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本文在分析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词作中特有的思想情绪的基础上,探寻了词人南归后遭到猜忌和排挤的痛苦心理及其对词作创作产生的重大影响,认为:作为南宋豪放词作巅峰的代表又同时兼有多样风格的辛词,其深沉悲怆的独特个性正得益于这种与众不同的影响。本文还将辛词与其他几位同时代风格相近的大词家之作作了比较分析,进一步肯定了辛词艺术个性的这种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32.
33.
稼轩词直承老杜是缘于其根柢风骚,豪情中怀有深沉,雄放处孕育悲凉,真正继承了唐代杜甫以来“沉郁顿挫”的情感艺术特质。辛弃疾“平生塞北江南”的人生阅历,词苦心危的精神世界,潜气内转和摧刚为柔的情感表现,在现实层面上深化了辛稼轩词“沉郁顿挫”的底蕴内涵。南归北望,“追忆”“梦回”,遥想青年时代北方沙场壮举,浮现“西北”“神州”“长安”镜像,内心涌动深沉绵长的家国情怀等要素,是稼轩词“沉郁顿挫”的形成基础;缅怀追寻,感慨兴亡,架起其沉郁顿挫的情绪支点,辐射出咏史怀古,今昔对比时的悲凉沉郁情韵。稼轩投闲置散,旷逸闲适中,依然存有避世与愤世的矛盾。在由北到南,仕途起落,历史与现实的维度中,辛弃疾的“接受观”“家国观”“古今观”“仕隐观”共同构成了他“沉郁顿挫”词风生成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4.
《金陵瞭望》2007,(8):14-14
江宁汤山麒麟门北1公里.便可见大道两侧各有一只巨大的石兽.这里便是1500多年前叱咤风云的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的归葬之地。刘裕(363-422),字德舆.小名寄奴.在中国历史上是个比较明智的帝王,堪称一代有为之君。南宋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来称赞他的传奇一生.  相似文献   
35.
辛弃疾被迫归隐二十多年,他以陶渊明自许,过着一种田园生活,可是他既是归隐,也是一腔报国热血意难酬。  相似文献   
36.
从南宋孝宗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开始,辛弃疾与陈亮两位词人先后唱和《贺新郎》词六阕。这六阕词,虽然共同表达了两人之间的友情和爱国情怀,但不论是用语还是内容、总体气魄等方面,都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差异。本文即将通过辛、陈的《贺新郎》六阕唱和艺术分析,对比本次唱和两位词家艺术风格的异同,并力求进而分析其原因之所在。  相似文献   
37.
房日晰先生的新著《宋词比较研究》由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推出。这是作者继《唐诗比较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之后,在唐诗宋词研究方面的又一力作。本书内容由三部分组成。上编为"宋词比较论",包括  相似文献   
38.
辛弃疾南归后长期谪居,壮志难酬,在受疑忌排挤,而后罢官闲居的愤懑中,辛弃疾产生了慕陶思想,并对陶渊明有了逐渐深入的接受和认同.辛弃疾虽视陶渊明为千古知音,但在追求个体自我实现的价值选择上,即使在谪居期间,辛弃疾仍保持着积极入世的心态,对理想和气节的坚守,表现出了一种独特的主体意识.辛弃疾师陶颂陶,既是其谪居期间自我调适...  相似文献   
39.
辛弃疾的《鹧鸪天》词计63首,数量为两宋词家之冠。其词开拓了《鹧鸪天》的题材内容,多抒写作者出处行藏的内心矛盾,揭示世态和人生哲理,意蕴丰厚深邃。其中农村词描绘田园风光民俗与农人形象生动细致,诗情画意与乡土气息浓郁,成就在东坡农村词之上。在写景、叙事、抒情、用典、对仗以及语言锤炼等方面,稼轩《鹧鸪天》词都有高超造诣,艺术风格多样。稼轩堪称词史上作《鹧鸪天》词的第一高手。  相似文献   
40.
海美灵 《生存》2020,(6):0201-0201,0200
宋代集会、结社之风盛行,是文学会社发展的成熟期,宋代文学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而宋代文学的辉煌及其所表现出来的独特风貌,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紧密相连的。浅谈宋代文学的文化地位、文化发展,以及文化文学繁荣的原因和研究的现状。以及苏辛两位豪放派词人的词之异同与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