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20篇
民族学   16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67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357篇
社会学   14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六朝时期四部分类法的逐步确立,对于文学发展而言其影响并非全然是积极的,将文体辨析限制在集部内部进行,反不能产生较为纯粹的文学观念。以当时最能体现文学独立意向的文笔说为例,文笔之分自始即在四部分类的前提下进行,但到了南朝时期,随着文学批评的不断深入,文笔论者开始本于自己的文学观念而此一前提有所突破,但终未能完全舍弃。二者间的矛盾,使得各家的文笔理论均不能贯彻到底,从而无法产生更为纯粹的文学观念。四部分类对文笔说存在此种影响的原因,是两汉以降文集创作的繁盛所导致的四部分类取代《七略》分类这一过程与文体辨析发展之间的同步性,而此种影响何以是消极的,则在于早期四部分类法实用色彩之浓重。  相似文献   
42.
资料的辨析和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主要讨论在选题、研究、表达三个方面如何分析、运用资料 ,资料的辨析和运用贯穿于研究与写作的全过程 ,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43.
对于当下的中国高等教育来讲,大学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既是一个时代主题,也是一个永久课题。给出了"创新性人才"的释义,并把大学创新性人才培养与素质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等相关概念的基本关系进行了辨析。针对创新性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如创新环境问题、大学教师队伍的欠缺、大学创新型文化偏弱问题、大学教学过程的要素创新乏力问题等,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44.
信息资源管理自诞生之初,与管理信息系统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理论中存在着模糊认识。从二者的基本概念、学科性质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分析了这两个学科的共性与特性,指出管理信息系统与微观层面的信息资源管理有相互渗透和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45.
本文从“体系”与“系统”两个不同的概念入手 ,着重对学科体系、学科系统、学科理论体系、学科内容体系、学科知识体系、学科系统知识体系等概念加以区别 ,同时还着重说明了学科内容体系、学科体系和学科理论体系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46.
文章从词源的角度辨析了一组包括八个词的同义词(其中譏、诽、诋、诉、谤、诼、讦为王力先生的《同源字典》所无),证明了从词源角度分析词义、辨析同义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文章严格采用王力先生《同源字典》的上古声韵标准,广泛系联同源词,推求词源义。  相似文献   
47.
对先秦“文武分职”问题的再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认为,文武分职、将相殊途是战国时期职官制度建设上的重大进展与显著特色。本文则认为,就军政系统而言,文武分职现象早在殷商、西周时期就存在,并不始于战国;就军令系统而言,即使是在战国时期,文武相糅、职事兼摄的现象也在所多有,导致这一局面的深层次原因则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人治性质。  相似文献   
48.
对文化产业概念的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中外文化产业概念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梳理分析,阐释了文化产业的基本内涵、外延以及多元供给特征,提出了核心文化产业、本体文化产业、亚文化产业等概念。  相似文献   
49.
礼法之争实质上是近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在立法过程的必然反映,对其的评价不应脱离当时的社会客观情况。本文首先从沈家本重视中国传统、学习引进西法、谋求中西法的融合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法理派的法律思想。其次,分析了礼教派法律思想的合理性,冲突论争只是体现了中国法律思想家移植西方法律文化以及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50.
所谓“双宾语”,是指在一个谓语动词后面接连带两个宾语。这种语言结构,称为“双宾语结构”。具有双宾语结构的句子,称为“双宾语句”。古今汉语大部分双宾语句在语法结构上是一致的,表现出汉语语法的稳固性;但因古今汉语存在着质的差别,即便古今基本一致的句型也有些细微差别。更有些古今不一致的句型,还有些貌似双宾语的其他语法结构,似是而非,使得我们对古代汉语双宾语结构辨别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