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3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21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382篇
理论方法论   35篇
综合类   632篇
社会学   27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夏夷文野之分与华夏中心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华夏中心意识使夏夷文野之分成为夏夷之辨的主流观念。夏夷文野之分又因民族矛盾和中外文化冲突而出现两种极端保守的表述形式———夏夷人禽之别和以地之中外划分夏夷的主张。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而言 ,夏夷文野之分与华夏中心意识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其负面影响日益凸现。  相似文献   
12.
张越 《学术研究》2008,(2):111-115
顾颉刚将古史讨论的文章和信函汇集成册出版,并命名其书为<古吏辨>."辨"与"辩"在当时通用为"辨",<古史辨>之"辨"的意图在于辨别古史真伪,并非是一本简单的辩论文集,其实际涵义即为"辨"."古史辨派"自身的"学派"特征并不十分明显,顾颉刚也从来没有将怀疑作为他疑古学说和疑古辨伪研究的终极目标.设若仅以"怀疑"为特征看待"古史辨派"学人.则这样的"古史辨派"者几乎找不出来."古史辨派"作为一个学术思潮确然存在.但是"古史辨派"在现代学术史上更多的是一种学术现象.如果以通常意义上的"学派"概念冠之,可能并不准确和全面.  相似文献   
13.
郭锡良等人主编的1999年商务版《古代汉语》经过修订,补正了一些以往的注释疏误,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是该书在通假字注释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以列举的方式具体分析了书中将同义词、古今字、假借字等误作通假字及本借字互倒的情况,认为其有进一步补正和完善之必要。  相似文献   
14.
言意之辨是贯穿整个金代的美学理论。周昂、赵秉文较早提出以意为主之论,反对求奇、求巧,拘于形式。王若虚对前人加以发挥,高扬"真"、"自然"和"自得",倡导"求是",打破了传统文论"文以载道"的局限。元好问以"诚"为核心概念,强调"知本"、崇尚"情性",倡导"得唐人为指归"。金代的言意之辨,对元明清审美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老子》首章在老子哲学及老子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开宗明义道出老子道论三个基本问题:一、道言之辨,从道言关系诠释了“道”的形上本体意义;二、有无之辨,从“有”和“无”的关系揭示道之超越性、实存性及其统一性;三、道物之辨,用“众妙之门”隐喻道生生不息的本源性及道生万物、万物尊道的道物关系。这三个方面从根本上解决了“生命世界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样一个生命终极关怀的问题,这是古今哲学安顿生命意义的逻辑前提,也是哲学所论究的最根本的问题。老子用“玄牝之门”隐喻道体只是为了借助隐喻的直觉性穿透“道言间隔”,把远古生殖崇拜内含的生命体验衍化成深刻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6.
文艺审美的重要特征之一往往是先求诸言意之表,然后超越媒介形式而进入到无言无意的审美境界之中。这种审美意识,在我国古代美学及艺术创作中得到了突出的表现。老庄的虚无学说及其对言意之辨的论述,既是一种人生的哲学,更是一种艺术的追求,它作为一种文化心理意识必然渗透到国人的审美意识之中  相似文献   
17.
    
新兴资本市场普遍存在着资产误定价金融异象.在传统金融理论无法解释的情况下,可以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理论,从分析师评级出发,通过投资者情绪传导,与资产误定价三者之间建立分析逻辑.通过对2009-2015年625家上市公司第一季度数据进行面板数据回归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发现:分析师的乐观评级及调级会引起价格向上的资产误定价扩大,价格向下的资产误定价减小;乐观评级会比悲观评级引发更大程度的资产误定价;机构投资者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分析师评级及调级对资产误定价的影响是通过投资者情绪变化作为中介传导的.根据研究结论,如能在政策层面通过加强分析师队伍管理、强化投资者教育、提高机构投资者的业务素养,就能提高分析师评级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促使投资者正确对待分析师评级信息,从而减少乃至消除资产误定价,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古文字诂林》中有关古文字形体以及校对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法国作家奥克塔夫·米尔博的《秘密花园》,以中国为叙事背景和描写对象,曾在西方文学界产生过巨大影响。米尔博从未到过中国,他把从其他途径获得的关于中国的信息进行了文学的呈现,重新构筑了他自己的中国印象。作品既包含着对中国的好奇和赞美,也包含着对中国文化的曲解和误构,可见米尔博在《秘密花园》中构造中国印象时,他还没能找到真正理解中国的钥匙。  相似文献   
20.
刘淇的《助字辨略》在我国虚词研究史上第一次对虚词进行了完整的分类,并提出虚字以表“性情”论。《经传释词》是又一部专门研究虚词的著作,其体例严谨,论断精审,向来为学术界所称道。作为清代虚词研究的代表,两书从不同的视角出发,两相比较可以看出这两种角度的研究特点和所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