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217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17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49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302篇
社会学   43篇
统计学   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81.
抹药膏分5步     
天气变化、内分泌和过敏等问题,都可能让皮肤出现红疹、干痒、脱屑等症状,常需要使用一些外用药膏进行治疗。虽然涂药膏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但很多人并没有做对。细分一下,用对药膏需要遵循以下5个步骤。  相似文献   
82.
刘维新 《城市》2015,(2):30-31
京津冀一体化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京津唐国土规划”开始,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其进展迟缓的原因值得研究和分析,找出阻力及根源,才能找到解决的途径. 一、京津冀一体化进展迟缓的阻力 从历史与客观上看,阻力来自3个方面: (一)行政壁垒阻碍协调发展 建国前,北京是一个纯消费城市,没有工业,轻工业产品都由天津供给.  相似文献   
83.
本文借助中国商务部提供的《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以下简称),整理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库",再把该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形成的全新数据库包含丰富的企业财务信息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信息。基于整合后的数据库,本文首次实证考察了生产率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影响。本文发现:生产率越高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时选择并购模式的概率越大;母国企业上游知识资产跨国流动性差异会一定程度影响生产率的选择效应;通过对生产率分解进一步发现,管理能力越强的企业明显倾向于选择并购模式,但研发能力对投资模式的选择效应却并不明显。因此,本文的发现对我国"走出去"企业进入模式选择能够提供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当前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文献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84.
以中国入世承诺表及服务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为基础,分别运用频度和价格指标法对中国各服务部门的贸易壁垒进行研究,并与制造业比较。结果显示,中国服务贸易对外开放广度大,但深度低,与制造业相比,服务贸易壁垒水平仍很高;服务部门间的壁垒水平差异大,除运输服务业外,传统服务业的贸易壁垒低于现代服务业,其中金融业的贸易壁垒限制最多;除教育服务外,其他部门的市场准入限制大于国民待遇限制。因此,应明确政府在服务贸易中的管理职能,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同时,逐步降低市场准入壁垒,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现代服务业竞争水平。  相似文献   
85.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面临的十大进入壁垒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多种原因,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活动面临着严重的进入壁垒。这些进入壁垒的产生在现阶段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和我国加入WTO的过渡期结束,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在中远期会逐步增加,达到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86.
国际保理作为一种金融服务产品,在国际贸易过程中日益发挥重要的功能。目前境外保理商在国内开展跨境保理业务尚存在法律壁垒,我国保理商应抓紧历史机遇大力发展国际保理业务。  相似文献   
87.
服务业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因与进入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服务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日益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的显著特征。由于产业特性、知识和技术等方面的差异,服务业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因与制造业企业不完全相同,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选择上与制造业也不相同,同时,由于不同类型的服务业企业内在属性的不同,其国际化战略和国际市场进入模式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88.
姜莹  邵慰 《理论界》2005,(10):223-223
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应当加强市场退出的研究与探讨,把市场的退出看作是经营战略中的重要一步,以退出创造新的天地,以退出开始新的进入,以退出开始新的竞争。本篇文章将从市场进入与市场退出两者的比较中来阐述,当前企业学会市场退出比学会市场进入更重要。  相似文献   
89.
在华跨国公司进入模式选择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华跨国公司进入模式选择的变化总体上是中外合资企业所占比重逐渐下降,而外商独资企业所占比重逐渐上升,并在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所谓的"独资倾向".这一变化是由中国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增长,跨国公司本地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外商投资来源结构和行业结构升级,跨国公司经营战略转变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  相似文献   
90.
企业国际化经营就是企业以中球的战略思想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本文在借鉴国外跨国企业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对外投资应选择全股和多数股权为主的战略;对发展中国家投资应选择创办为主的战略;对发达国家投资应选择以收购为主的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