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8篇
劳动科学   12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47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123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3 毫秒
21.
克隆卡纠纷所涉主体较多且法律关系复杂,尤其是民事责任分担问题,更是争议较多,其中焦点问题是被盗款项的权属问题和责任的具体分担。持卡人与银行之间由于存款而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存款由银行取得所有权,并负有对持卡人给付财产的义务。冒领人以克隆卡之信息骗取银行之给付,并不影响持卡人之债权请求,故而银行应对该给付负有责任。当然,如果其能举证持卡人之过错而致银行卡信息泄露,则持卡人亦应承担相应责任。  相似文献   
22.
李红伟 《理论界》2004,(2):82-82
违约责任即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违约,是指合同当事人在无法定免责原因的情形下,不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的行为。违约行为侵害的是相对权,在这种权利关系中,义务人是特定的,权利人的权利必须通过义务人实施一定的行为才能实现。侵权责任是指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和人身,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及依法律特别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损害行为。侵权行为的损害对象是由法律所设定的,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侵害民事权利的行为都是侵权行为。侵权行为侵害的是绝对权,即义务人不确定,权利人不需要义务人实施一定的行为即可以实现的权利…  相似文献   
23.
论效率违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探讨效率违约的理论根源,分析效率违约的经济价值和法律价值,并对效率违约理论在我国合同立法和司法上的实践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4.
缔约过失责任是不同于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的一种独立的法律责任,缔约中的故意侵权责任本身不属于缔约过失责任范畴,缔约过失责任人必须是以订立合同为根本目的,而不是以订立合同为手段以侵害相对人利益,缔约过失责任人的缔约过失既不是违约行为,也不是侵权行为,其应承担的缔约过失责任是一种独特的责任。  相似文献   
25.
预约合同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预约因其促成交易的功能在世界各国债法规则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限定预约的适用范围无法适应预约立法的普遍化趋势 ,扩大或开放预约的适用范围是当今时代预约立法的主流。预约是一种合同 ,当事人订立合同的目的在于对于市场经济中交易机会的固定 ,只有满足一定的条件预约合同才可成立生效。预约生效 ,当事人负有按照约定的条件进行缔约的义务 ,否则承担违约责任 (有免责事由除外 )。预约的违约责任不同于违反本约的情况。我国应在制订民法典时增加预约规定以完善契约制度。  相似文献   
26.
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是合同纠纷中的常见现象。现《合同法》的处理方式是允许受害主择一行使请求权。但这一处理方式存在诸多不足。因此,我们认为在对责任竞合进行处理时,应不拘于传统观点对责任竞合实质的分析,而引进请求权规范竞合学说,对《合同法》进行必要修改。以求对责任竞合作出列妥当的处理。  相似文献   
27.
我国赠与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赠与合同在无偿合同中的地位与买卖合同在有偿合同中的地位相当,其重要性程度不言而喻。我国现行的赠与合同制度存在着一些可议之处。立法应确定规定赠与合同的诺成性,以杜绝争议;应当将赠与人的“撤销权”改称为“撤回权”,以正本清源;应详细规定赠与人法定撤回权的条件、行使中的具体问题,以增强其可操作性;对赠与人违约责任制度中存在的法律漏洞应予以填补,以增强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28.
根本违约是指当事人一方完全不履行合同义务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主要义务或预期违约致使履行不能 ,其结果严重影响到另一方根据合同有权期待的经济利益的情形。根本违约责任或补救方法主要可采取赔偿损失、解除合同、宣告合同无效等三种。根本违约的免责理由主要是不可抗力。在根本违约问题上 ,我国《合同法》规定的不够具体、明确 ,要对之区别规定并进行立法上的完善  相似文献   
29.
通常以为违约责任中的损害赔偿范围限于财产上的利益 ,不包括精神损害赔偿 ,违约行为若造成精神损害赔偿 ,可以通过责任竞合制度解决。但责任竞合制度并不能完全补偿当事人所受到的利益损害 ,在比较法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 :在可预见性标准的限制下 ,违约损害赔偿应包括部分精神损害。  相似文献   
30.
<正>案例1:张某与国内A旅行社签订了境外旅游合同,对于旅游的线路、食宿、双方权利义务等内容进行了约定。旅游过程中,旅游社擅自改变线路,在开往另一景点的途中,因道路危险发生翻车事故,导致张某受伤并构成十级伤残。张某回国后基于旅游合同向A旅游行提起诉讼,要求A旅行社支付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精神损害赔偿等在内的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