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32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41.
[提要]随着“中国—中东欧国家(16+1)合作”机制的确立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东欧地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结合对象国语言政策和我国的实际需要,对中东欧非通用语人才培养进行全面规划,成为我国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中东欧国家语言政策具有两大特点:一是语言民族主义大行其道;二是欧盟语言政策影响日深,并提出相关语种人才规划应坚持以下原则:(1)专业设置务实化;(2)语言能力多元化;(3)评估标准国际化。  相似文献   
42.
顾育豹 《华人时刊》2006,(10):71-72
认识误区导致坐失良机每年的三四月份,全国高考前两个月,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等多所名校的非通用语专业,便开始在全国各地单独提前招生。所谓非通用语,顾名思义,就是相对英语、日语这些应用面广、较为通用的外语而言,只在少数国家应用的外语语种,俗称小语种。由于习惯思维的影响,近年来总有一些学生及其家长面对日益吃香的小语种而坐失良机!  相似文献   
43.
当前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有着它的确定的统治地位.英语统治地位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以英美为首的英语国家对它的大力推广,但英语的推广并不是在所谓的没有任何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在殖民主义时代已经结束的世界格局下,英语语言和文化的推广成为了前殖民主义国家为了更隐蔽地维持其殖民影响的工具,是为这些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服务的,是在语言推广面纱下的比原殖民主义方式更具有渗透性和威胁性的新的殖民主义手段.  相似文献   
44.
从"转化"现象看英语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化"是一种不需要变换词形而使其语法功能得以转化的构词方法,它是中古英语时期曲折形式逐渐消失,而语法结构趋于稳定的结果。由于各类词的相互转化使用,大大丰富了英语词汇,使英语成为词汇最为丰富,表达最为灵活多样的语言。随着英语的日益发展和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必将成为走向世界的首选通用语言。  相似文献   
45.
近现代全世界通用语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箭  李兵 《天府新论》1997,(4):84-88
自从有了人类,也就有了语言。到了阶级社会,形成了国家和古代民族,也就有了国家的官方语言文字和民族共同语。随着国家的发展、扩大、民族的成长、壮大,国家、民族间交往的发主、加强、密切、青些国家、民族的语言文字例发展为局部世界的通用语文。真中影响最大、流方最厂的自:6代地中淘世弄的希腊语(希腊化b期)和扭了语(罗马帝国的期);中世纪乐亚世养的汉语汉字,阿扭住一伊斯兰世界的阿姐们请,欧洲的担了语。但由于生产力和社会友匿水平的制约,这些语霎的流行范围都设自突硕大洋的阻隔,还不是主世民的通用语。中世纪晚期,资…  相似文献   
46.
双语不仅是语言之学术,也是敏感之政治,它能推动广大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民族感情的加深.历史上曾有华夏人与周边民族互学对方语言和中原人与东南人互学对方方言的成功范例.新中国成立以来,西藏、新疆双语政策因落实程度不同,却带来了不同的效果.针对当前国家双语政策的改进,提出了大力学好全民通用语、学好民族地区主体民族语、民汉合校互学对方母语等创新性思考.  相似文献   
47.
一、引言《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之一,是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英语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随着中国加入WTO,北京奥运会的成  相似文献   
48.
乡村国民语言能力提升和国家通用语能力建设是民族地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以及观察等方法,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乡村居民语言生活状况进行考察。调查显示,当前乡村国民语言能力总体状况良好,推普工作成效显著,国家通用语在青壮年和学生群体中的普及率较高,“双言”现象普遍。研究进一步表明,国家通用语能力对个人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正面效应;青壮年语言能力与受教育程度、择业、经济收入关联度较高。然而,当地仍存在一些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语言问题:州内语言呈碎片化;民族语衰微,呈老龄化态势;国家通用语普及存在不平衡现象,学生群体整体缺乏国家通用语普及对国民语言能力提升重要性认识等。本文建议以“通语”为核心任务,制定推普助力乡村振兴长效机制;重视以语言能力为基础的个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扎实助推巩固拓展当地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重以国家通用语为基础的多语能力的提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加强地方语言文化科研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当地语言文化产业,助推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49.
在古代中世纪有过四种世界通用语 ,即希腊语、拉丁语、汉语和阿拉伯语。本文简述了它们形成、发展、盛衰和嬗替的历史 ,分析了它们盛衰的原因 ,评价了它们作为世界通用语的历史地位、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 ,概括了四大语种在语言文字上的特点。并总结出世界通用语发展的五条规律 ;指出世界性大帝国与世界通用语之间既有必然的也有或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