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0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86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01篇
理论方法论   41篇
综合类   414篇
社会学   30篇
统计学   27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一般来说 ,有 3种情况激励政策制定者实施意外的通货膨胀政策 ;供给冲击、谋取政治选票和为财政赤字融资。当出现的供给冲击时 ,采取通货膨胀会使福利损失较小 ;为了获得政策选票而以通货膨胀换取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 ,会使社会福利损失增大 ;当为弥补财政赤字而以铸币税融资时 ,社会福利损失增大 ,同时其再分配效应使得公众对通货膨胀极其反感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在分析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各项与此有关的宏观调控手段,建立反映通货膨胀与这些调控手段之间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分析各项调控手段的变化及对通货膨胀的定量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宏观经济因素对中国股市的影响作了重点研究.首先分析了2008年中国股市的现况,其次从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国内生产总值上涨和利率等角度分析了这些因素给股市带来的影响,最后,提出发展完善中国股票市场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国际热钱与通货膨胀的棘轮效应,加剧了中国的通货膨胀。国际热钱涌入导致外汇储备迅猛增长,外汇占款增加,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形成了国际热钱不撤,通货膨胀难除的困境。破解此困境,需要以国际视野来制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货币政策,优化利率——浮动汇率政策组合,破除人民币升值预期,疏导国际热钱撤出,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从根本上治理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 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一直倍受人们的关注。而去年,流动性过剩以及通货膨胀显然是最引人注意的经济热点问题。在当前形势下,适当紧缩的货币政策自然而然成为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主旋律。从历史上来看,物价稳定一直是中央银行采取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但是,政府部门在应对通货膨胀时,同样需要高度关注房地产价格持续上升的态势,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控。尤其是,在当前流动性过剩且其不易被控制的环境下,资产价格如果暴涨,严重偏离经济基本面,将很可能制造经济泡沫,并进一步影响经济增长。经济史实表明,  相似文献   
16.
杨丽  刘辉 《统计与决策》2008,(5):141-142
文章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78~2005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对中国高额外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外汇储备变动与通过膨胀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7.
研究通货膨胀离不开定量分析,而定量分析则应建立在一套科学的、能够准确测定通胀成因的指标体系基础之上,只有建立和完善测定通胀成因的指标体系,才能深化通胀研究进程,为国家制定治理通胀的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根据设计统计指标体系应遵循的科学性、目的性、可操作性、时效性等基本原则,本文对我国通胀成因指标体系的构建提出初步探讨。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指标由于总需求的过度增长超过了总供给的实际增长,使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和劳务,而引起的物价总水平上涨是需求拉上型通胀。在我国主要表现为总供求失衡、投资…  相似文献   
18.
一个国家的失业率(横轴)与工资成长率或通货膨胀率(纵轴)之间,存在负斜率的统计关系.因此,政府增加就业(降低失业率)的经济措施,其代价是将造成某种程度的通货膨胀.这也是现代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主要依据.但是,费尔普斯从预期因素对此提出了质疑,并在宏观经济跨期决策权衡领域取得成就,增进了人们对经济政策长期和短期影响关系的理解.因此而获得了200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为依据,分析通货膨胀与宏观调控手段之间的关系,用此关系建成计量经济模型和辨识出模型的参数,并做了解释和检验.  相似文献   
20.
我国国民经济在1996年底实现“软着陆”之后,通货膨胀率逐年降低,到目前呈现负数的状况;与此同时,我国却出现了失业增加、市场疲软、库存积压增多的新问题。对此,央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但是央行调低存款准备金率是根据目前的经济状况而作出的适量微调,目的是要实现今年8%的经济增长速度,3%的通胀率以及充分就业的经济目标,并没有改变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