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17篇
  免费   1162篇
  国内免费   349篇
管理学   6925篇
劳动科学   347篇
民族学   582篇
人才学   955篇
人口学   383篇
丛书文集   7801篇
理论方法论   1487篇
综合类   20422篇
社会学   2540篇
统计学   3086篇
  2024年   293篇
  2023年   968篇
  2022年   570篇
  2021年   920篇
  2020年   888篇
  2019年   963篇
  2018年   427篇
  2017年   830篇
  2016年   1061篇
  2015年   1591篇
  2014年   2994篇
  2013年   2622篇
  2012年   2708篇
  2011年   3051篇
  2010年   2884篇
  2009年   2985篇
  2008年   4492篇
  2007年   2799篇
  2006年   1895篇
  2005年   1964篇
  2004年   1480篇
  2003年   1334篇
  2002年   1251篇
  2001年   1013篇
  2000年   904篇
  1999年   459篇
  1998年   269篇
  1997年   200篇
  1996年   187篇
  1995年   144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王艳婷 《城市》2015,(4):16-21
笔者以京津冀区域整体为研究对象,从《中国统计年鉴》中选取2006年~2013年相关因素建立回归模型探讨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影响程度,并构建灰色模型预测京津冀整体区域未来十年65岁以上的人口比,通过分析得出京津冀地区在未来1年~5年将继续享受人口红利,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创造巨大优势空间,并探讨老龄化状态下京津冀协同发展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3.
对歧义句的理解是语言学领域研究的重点,近几年,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准确理解包含关系从句的挂靠歧义,而汉语RC歧义研究还处于一片空白,本文将对关系从句挂靠偏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4.
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逻辑:以通识课程奠基,以学科课程立命,以教育课程定向。教育专业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基本逻辑结构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技能课程。学科课程可按照认识小学教育、理解小学教育教学过程、学会研究小学教育的逻辑来建构;活动课程可按照感知小学教育、实践小学教育、研究小学教育来建构;技能课程可按照小学教师公共职业技能和学科职业技能来建构。  相似文献   
25.
"VP之前"是日常交际中经常使用的短语,意即"在VP这个动作之前",是一种时间表达格式,由动词成分"VP"和时间标记"之前"构成。本文首先从构成成分的选择与限制条件对结构做了初步的分析。"VP之前"结构有两种形式,肯定形式"VP之前"与否定形式"没VP之前"。按常理说,两个相反的形式理应表达相反的意思,但实际交际却复杂得多,两者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别,本文在第二部分做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26.
基于2000—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效率、结构、稳定、环境、民生、分配等6个维度构建衡量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标评价体系,然后实证考察了创业质量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创业质量提升可以显著增加经济增长效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绿色发展水平,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不过,创业质量提升也一定程度降低了收入分配公平性。最后,在各种效应综合影响下,创业质量显著提升了综合经济增长质量。在新时期,决策者应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金融、人才、土地等要素保障,通过高质量创业带动经济增长质量提升。此外,决策者也要注重完善产业、社会保障等配套政策,避免新创产业发展对传统产业的冲击影响部分中低收入群体,从而推动经济平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7.
28.
29.
潘澈 《东方论坛》2021,(2):113-122
对于舜之“怨慕”,朱熹作出了不同于孟子的解读。这是基于心学、理学内在逻辑的不同。孟子作为私学之儒,和孔子一样,是主张士君子的阳刚人格的,并且从性向善的人性论出发,协调义与利、公与私的关系,而以君臣父子关系都属对待关系;依此,将舜之“怨慕”解读为舜对父母的既怨又慕。朱熹则作为官学之儒,以所谓“气质之性”协调理学先驱荀子的性向恶论,以二歧化思维把天地之性、天理绝对化,以公去私,视君臣父子关系则为下对上的绝对服从关系;依此解读,舜之“怨”只能是自怨。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