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92篇
  免费   482篇
  国内免费   80篇
管理学   1014篇
劳动科学   35篇
民族学   417篇
人才学   190篇
人口学   18篇
丛书文集   5166篇
理论方法论   837篇
综合类   8536篇
社会学   984篇
统计学   57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200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240篇
  2020年   253篇
  2019年   293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279篇
  2016年   346篇
  2015年   564篇
  2014年   975篇
  2013年   912篇
  2012年   1084篇
  2011年   1150篇
  2010年   1035篇
  2009年   1073篇
  2008年   1273篇
  2007年   1083篇
  2006年   1020篇
  2005年   880篇
  2004年   862篇
  2003年   821篇
  2002年   829篇
  2001年   672篇
  2000年   394篇
  1999年   239篇
  1998年   150篇
  1997年   132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宗教对话是宗教界、学术界开展同一宗教内部不同派别之间、不同宗教信仰之间以及宗教与其他意识形态之间沟通、交流的活动。一般而言,宗教对话可分为教内对话、教际对话、圣(宗教)俗(社会)对话乃至宗教交往几个层面。本文所论耶伊对话,在强调宗教教义对话层面或宗教组织之间沟通活动的同时,亦特别关注以宗教信徒的行为及其所构成的交往关系,注重宗教之间交往互动的社会形式,注重考察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之间是否存在真实交往的可能性和社会空间。在此基础上探讨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交往的社会及公共性特征,建构一种与宗教对话并行不悖的"宗教交往论"。最重要的是在民族与宗教信仰方式之间建构和重构国家认同、公民认同、民族与宗教认同,将三种认同叠合在一起,同时又不丧失任一认同的固有特征,成就一种"公民——民族——宗教"之间的"叠合认同"方式。  相似文献   
22.
一稿多投是学术界由来已久且难以医治的顽症。究其原因,主要是科研压力之下作者的投机心态、作者投稿经验的匮乏、稿件时效性的压力以及网上投稿的便捷与低成本等因素使然。一稿多投会造成编方人力资源的浪费,容易引发一稿多发,挤占宝贵的版面资源,引起版权纠纷,破坏学术诚信,扰乱科研秩序。要从加强制度建设、加大惩罚力度、利用高科技进行防范、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学术道德教育、提高编辑效率等方面,把"他律"与"自律"结合起来,惩防并举,标本兼治,多管齐下,齐抓共管,从根本上规范科研活动,根治一稿多投顽症。  相似文献   
23.
大学生道德素质一直是社会关心的问题,而目前高校学生评优机制中却缺失道德评价内容,从而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学生评优机制的基本情况,然后对高校学生评优机制中缺失道德评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高校学生评优机制中道德评价的重构建议,以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4.
谭江华 《兰州学刊》2015,(1):147-150
作为我国对外出口贸易发展最直接的载体,中国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国本土生产型外贸企业的发展历程是"中国制造"的成长过程写照,而其发展瓶颈亦是今日中国对外出口的困局的缩影。笃信"出口创汇"是财富增加源头,"经济人"假定下忽略社会成本,中国外贸企业在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后依然游走于全球产业链低端,在传统主流经济学框架下解析困局,似乎是一个无解命题。实证经济学在抛开"经济人"假设无疑是无源之水。面对传统经济学对困局破解的无力性,文章基于人文经济学视角重新阐释了我国本土外贸企业发展困局,认为市场与人文不能割裂开来,要正确认识市场,破解必须在继续深入市场化改革的同时赋予市场更多的人文情怀,并提出具体破解困局措施。  相似文献   
25.
26.
李海英 《生存》2020,(14):0109-0109
初中道德与法治在初中生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和领会会对其未来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条条框框比较多,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单纯地记背这些枯燥的知识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基于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应该从提高课堂效率入手,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从培养学生兴趣习惯入手,增强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激发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在高效课堂的学习中扎实掌握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知识,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7.
中国引入市场经济30年来,对社会整体价值观产生了深刻影响,尤以社会道德冲击最为显著。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道德问题学术界从各个视角展开研究。本文旨在对该问题的理论研究作以梳理,把握研究现状,探寻研究薄弱环节,为进一步研究厘清思路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28.
29.
王尔德在《道连·格雷的画像》中刻画了浪荡子的形象。以亨利勋爵和道连为代表的浪荡子不仅有着浪荡的一面,他们身上也表现出了一些颓废因素。浪荡子们生活在一个社会转型时期,这是他们颓废因素形成的背景。本文试图从浪荡子们在享乐、道德沦丧、自恋以及对女人的看法这些方面找出他们身上所具有的颓废因素。  相似文献   
30.
“为什么要做好人?”在道德哲学中可转化为“为什么要遵守道德规则?”本文将是否要遵守道德规则置于囚徒困境模型之下,籍此,可应用博弈论尤其是进化博弈论的成熟研究深化对道德规则的理解。在既有的囚徒困境研究中,应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科学家们发现了多种有效的、个人博弈策略。同时,由于集体竞争的存在,每个集体都有采用更成功策略的压力,这可以解释道德规则的来源。做好人、遵守道德规则是个人与集体共同追求其最大预期收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