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88篇
  免费   629篇
  国内免费   170篇
管理学   933篇
劳动科学   32篇
民族学   270篇
人才学   185篇
人口学   17篇
丛书文集   6208篇
理论方法论   966篇
综合类   10813篇
社会学   1012篇
统计学   51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407篇
  2022年   224篇
  2021年   413篇
  2020年   400篇
  2019年   431篇
  2018年   180篇
  2017年   345篇
  2016年   421篇
  2015年   684篇
  2014年   1183篇
  2013年   1065篇
  2012年   1247篇
  2011年   1312篇
  2010年   1198篇
  2009年   1268篇
  2008年   1495篇
  2007年   1283篇
  2006年   1163篇
  2005年   1043篇
  2004年   956篇
  2003年   887篇
  2002年   876篇
  2001年   680篇
  2000年   449篇
  1999年   261篇
  1998年   160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面对新闻界近几年出现的种种道德失范现象,人们在忧虑、困惑的同时,大多从新闻道德规范化、制度化方面提出了种种方案和对策.其实,媒介道德建设只靠道德规范的完善与落实是不够的,还要靠记者个体德性的养成及在道德实践中的自觉,只有逐步实现规范和德性的双重到位,才能摆脱媒介伦理的困境.而中国传统的记者德性伦理所提倡的公平正直、责任意识、维护真实刚毅不屈、坚持真理始终不渝、独立不倚、诚实、勤勉、廉洁、纯洁等种种品德,有助于我们认识记者的德性培养在新闻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既可以促进当今新闻道德规范的充实与改进,还可以为当代记者的德性修养提供一定的参照.  相似文献   
92.
《幻灭》里静女士的意义不是传统观念上的政治理念的符号,而是20世纪20年代末期女性叙事的两个极地之间的脆弱的中间地带。她三次精神幻灭的实质是她在女性自我与集体力量、在自由和规范之间痛苦挣扎后的绝望。她的悲剧结局表明作者在张扬"五四"以来的女性独立思想的同时,又对消解女性意识的新的男权价值观的认同,显示了作者头脑里的男权主义思想积淀。  相似文献   
93.
论当代大学生道德知行分离与协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断深入 ,新观念、新思想层出不穷 ,许多落后陈旧的道德观念得到更新 ,同时也有一些腐朽、没落的道德观念沉渣泛起 ,还有一些似是而非的错误思想观念披着新观念的外衣 ,模糊了人们的视野 ,动摇了人们的善恶是非标准 ,这些都对传统道德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构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认识评价标准 ,既要弘扬和维系那些优秀的传统道德规范和观念 ,又要与时俱进 ,高扬时代精神 ,进行道德观念的创新 ,使爱国奉献、服务社会、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创新进取等一系列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深入每一位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94.
随着人们对中国哲学常规性叙事不满足感的增强 ,要求改写中国哲学的愿望也变得更加强烈 ,并开始尝试超越之道。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 ,反思和检讨了中国哲学常规性叙事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走向中国哲学“原创性叙事”的途径和方式 ,认为建立多元的哲学观和哲学史观、通过历史时空的移动及广泛的对话参与寻求中国哲学的普遍性和差异性、在视域和范式的引导下获得观察中国哲学的深度视点、在领悟整体意义与深化部分研究之间形成中国哲学的良性诠释循环、追求对中国哲学的充分描述、复杂关联的说明及意义关怀等 ,对于造就中国哲学的原创性叙事来说 ,都是非常基本的。  相似文献   
95.
几千年前的古人已经在探索诚信与治国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信用危机已经威胁到了国家经济大动脉的税收领域,偷税、漏税,走私、骗汇、骗税行为时有发生,在法治国家中,法律的强制性有其可取性,但道德的倡导显得尤其重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是一种道德约束下自律与他律的统一体,诚信纳税对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因此,诚信纳税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最低要求。  相似文献   
96.
2 0世纪对 2 1世纪的潜在性塑造 ,集中表现人的生存的实利主义化。实利主义泛滥是与”哲学的终结”相呼应的 :哲学孕育和滋养了实利主义的普世化 ,实利主义又反过来把哲学逼向了自我终结的边缘状态。人类哲学之最终倒向实利主义的怀抱并成为实利主义的牺牲品 ,在于哲学自身的无限度性。从终极意义讲 ,无限度论哲学思想促进了实利主义的反自然、反人类、反道德方向。要使人类重归道德生活的道路 ,必须在无限度论哲学终结之处重建限度论哲学思想 ,并以此为精神基础 ,创建起促进人类普遍地道德生活的规则道德。致力于规则道德建设道路的开辟 ,则是 2 1世纪人类普世性公正伦理全面探索的开始。  相似文献   
97.
98.
“革命文学”之所以在1920年代后期广为流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采用了为广大读者熟悉并喜爱的艺术手法,从而使其艺术素质隐含着一定的流行态势。“革命文学”的独特叙事方式,缩短了读者与作家及作品人物之间的距离,增加了叙事的真实性与感染力。而它在题材上呈现出的“故事类型”化特点,以及局部细节描写上的“套式”形态,都便于读者的理解与接受。此外,传统的人物描写手法以及语言的简单易懂,又进一步促进了“革命文学”的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99.
论道德自由     
道德自由是人们根据道德必然规律独立自主地进行道德选择与决定的一种能力、权利和境界。道德自由既是对道德必然的认识与自觉运用,同时也是作为道德主体的人在道德生活中的一种自抉自主。加强和维护道德自由,一方面有助于维护人的道德尊严,另一方面有助于化解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100.
昭君故事的史传书写、民间传说和文人歌咏构成了昭君故事的“历史叙事”。马致远创作《汉宫秋》的时候,对“历史叙事”有吸收,有改造,作了大胆的超越。但他的超越不是随意的,而是从现实的时代要求出发,抓住古与今的契合点,使之既符合艺术规律,又实现借古讽今的目的,成为一部富有现实意义的历史悲剧。这一改编的成功给现今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和改编以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