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79篇
  免费   509篇
  国内免费   88篇
管理学   2962篇
劳动科学   245篇
民族学   233篇
人才学   502篇
人口学   607篇
丛书文集   5150篇
理论方法论   1037篇
综合类   9439篇
社会学   1781篇
统计学   1120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51篇
  2022年   171篇
  2021年   300篇
  2020年   317篇
  2019年   319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271篇
  2016年   422篇
  2015年   694篇
  2014年   1564篇
  2013年   1256篇
  2012年   1515篇
  2011年   1728篇
  2010年   1409篇
  2009年   1586篇
  2008年   2035篇
  2007年   1535篇
  2006年   1257篇
  2005年   1148篇
  2004年   1017篇
  2003年   916篇
  2002年   967篇
  2001年   835篇
  2000年   510篇
  1999年   264篇
  1998年   165篇
  1997年   156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1.
12.
《老人世界》2020,(3):64-64
石家庄市委老干部局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结合老干部工作特点,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提升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水平。一是创新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按照“利于活动、便于管理、应建尽建”的原则,科学合理设置党组织。目前,全市有离退休干部党员参加的党支部1065个,其中单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175个,离退休干部党组织达到了全覆盖。  相似文献   
13.
武笑 《生存》2020,(3):0173-0174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必须要结合生活开展,即所谓“生活化教学”。本文从教学目标设计的生活化、教学内容设计的生活化、教学模式设计的生活化三方面阐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生活化策略,并对生活化教学提出两点建议:不能简单堆积生活素材,要关注学生的真实感受。这些对教师教学实践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创业文化做为属人的文化必须建立在生命道德基础之上,以生命为中心指导创业实践。而在生命的实践过程中,生命道德基础必然外显为实践道德,最终决定了做为其结果的功业道德。从而创业文化具有由生命道德、实践道德、功业道德三个不同层级构成的道德基础,而西方文化没有自己的生命道德基础,从而无法实现三个道德基础的贯通,只有回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哲学,才能实现创业文化三个道德基础的贯通。  相似文献   
15.
儒家友德对于救治社会的个体化带来的个体人际冷漠、社会疏离、身心失衡等道德问题乃一剂良方。它鼓励个体将他者视为生活中的伙伴,以友善互助为基准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强调个体在关注自我的同时需兼顾社会公义,要以社会规范为普遍的价值标准,尊重公共利益;主张个体应积极借助他者的力量,与他者互相激励和引导以追求高尚的人生境界。上述理念实效的产生还需以对儒家友德的现代转化为基础,该转化主要表现为从"友爱"到"友善"。  相似文献   
16.
田耕 《社会》2019,39(1):71-97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学民族志在田野工作和叙事复兴中与传统人文学汇聚,显著扩展了自己的学科边界。但是,这种扩展并没有解决社会学民族志在深度的经验发生和强烈的理论诉求之间遭遇的紧张。对于这种紧张,本文主张再访早期社会研究的田野,即19世纪末期到一战之前的若干典型研究,从中反思早期社会学田野工作是如何在“直接经验”的倾向中完成类型化,以及如何在这个经验感获得的同时改变对社会世界的道德想象。早期社会学的田野工作的力量之一不在于以规范的诉求压制经验感,而是以独特的情感结构连接经验的观察和道德理想的重生。由此,我们不仅需要反思诸如社会调查到社区研究这样的简单思路,更要重新理解理论史上所谓的“进步主义式”的道德本身。这一工作对重新认识早期社会研究和今天的社会学民族志都具有意义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17.
18.
19.
内疚是个体在自我道德评价过程中意识到自己或他人思想、言行违背了某种道德标准,并觉得自己应为之负责而产生的一种不愉悦的、自我聚焦的情绪体验。适度的内疚具有亲社会效用和道德发展功能,而过度的内疚则有害身心健康发展。现有研究不仅从内部焦虑、依恋关系、因果报应、交换互惠和脑神经机制等方面揭示了内疚产生的机制,还从道德发展水平、共情能力、认知归因、气质类型、教养方式等方面探讨了内疚情绪的影响因素。今后研究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个体内疚情绪培育和管控路径的发掘,以充分发挥内疚在完善个体道德品质、促进人际合作、实现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此外,进一步拓宽研究视角、统一研究范式,加强脑神经机制及跨文化研究等也是今后研究应予关注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考虑由新能源汽车租赁企业和政府组成的二级系统,在需求率为随机且与推广努力水平相关的市场环境下,建立了新能源汽车租赁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博弈模型,探讨了分散决策、集中决策、收益共享与成本共担契约下的最优车队配置和推广努力水平,并对三种情形下的最优决策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分散决策情况下无法实现系统协调,通过引入成本共担与收益共享组合契约,当契约参数满足一定条件时,该组合契约模型不仅可以实现系统协调而且可以使系统成员达到帕累托改进。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了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