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70篇
  免费   430篇
  国内免费   79篇
管理学   921篇
劳动科学   31篇
民族学   171篇
人才学   165篇
人口学   18篇
丛书文集   4766篇
理论方法论   752篇
综合类   7657篇
社会学   842篇
统计学   56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211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228篇
  2020年   251篇
  2019年   260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219篇
  2016年   275篇
  2015年   449篇
  2014年   807篇
  2013年   737篇
  2012年   900篇
  2011年   942篇
  2010年   837篇
  2009年   948篇
  2008年   1247篇
  2007年   1049篇
  2006年   911篇
  2005年   809篇
  2004年   791篇
  2003年   763篇
  2002年   790篇
  2001年   610篇
  2000年   353篇
  1999年   224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51.
近三十年国内研究生科研状况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研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研究生最主要的学习方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作重心的转移,为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研究生科研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由此,也引起了研究者们广泛的关注和研究。鉴于此,本文就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国内对研究生科研状况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经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取向上,多为理论思辨的定性研究;在研究内容上,集中在研究生科研能力、科研道德、学位论文的相关内容等方面;在研究结论上,既有一致性,也存在差异。基于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今后研究的几点建议:研究取向需多样化、综合化;研究内容有待进一步扩展等。  相似文献   
52.
由于伦理道德是针对普通公众的社会规范,要使普通公众都能自觉地遵守它,就必须使普通公众能了解、认同它,伦理道德的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它的传播教育方式与文学艺术有着天然的联系。古往今来,凡是有效的伦理道德传播都充分地运用了文艺及其它载体,单纯的道德说教往往难以凑故。21世纪的中国高校道德建设理应汲取人类数千年历之中形成的有效的道德教育方式,在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中,实现思想道德教育与文艺教育的融合。  相似文献   
53.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文明的重要标志,在农村城市化的过程中,从农民转变为市民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在很长时期内,这些人只能被冠之为“准市民”。现在,很多地方只注重经济等“硬件”的发展而忽视一些配套的“软件”建设,这使得“准市民”的道德状况呈现一种二难困境:他们既带有农民的色彩又在艰难地适应市民的道德准则。在这样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特殊人群在特殊时期的特殊道德状态”,如,知行脱节,道德失范,道德评价不公正,等等。这些都严重地影响着“准市民”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54.
张大为 《南都学坛》2007,27(1):63-64
随着世纪之初,中国诗坛理论研讨和创作新质的出现,“诗歌与道德伦理”这一古老的话题,已逐渐成为一个热点。然而,值得指出的是,“诗歌道德伦理”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话题为何要在这一时期出现?它是如何接续以往的诗歌历史并浮出历史的地表?为了能够将这一现象进行更为清晰的分析,并做出相应的价值判断,我们相继邀请了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任教的老师,以及曾在中心就读的博士,开展了一次关于“诗歌道德伦理”话题的研讨。其间的文章,除了以直接切中论题本身的方式展开论述外,还包括诸如诗歌道德的承担及其层次内涵,以及在回顾新诗历史发展的基础上,“诗歌与道德”的现实意义,等等。我们期待这些文章在较为全面地把握历史与现实的前提下,将此问题的研讨导向一个更为广阔、深入的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55.
在价值诉求多元化的今天,哲学是否还能应对"什么是正确的生活"这一基本伦理问题呢?根据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伦理观之见,"差异性"或"多元化"内在地是现代性的一种特征.与此相应,"什么是正确的生活"已变成了一个开放的问题.任何试图对这一问题作出判断的道德原则都应当包含合目的的、善的以及公正的三重意义.  相似文献   
56.
杨芳 《社会科学论坛》2007,(11):102-106
终身道德学习是一种现代道德教育的新思维和新模式。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和教育人类学为终身道德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人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和道德教育发展的必然抉择则为终身道德学习奠定了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57.
世纪之交充满希望和困惑,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但又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总结其特点,分析其成因,对于思想道德建设和优秀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8.
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的建构是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与外部环境对话的结果.通过对话的动力源、对话主体、话语支配权、对话进程的阐释,以有助于我国民间的、权威的、专业的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的建构.  相似文献   
59.
当今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性化、全球化,已极大地打乱了人与自然的均衡。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儒家看到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自然界的种种生物之间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因而主张尊重自然规律",仁"不仅是爱人,而且还要爱物。处于危机之中的人类可以从古老的传统文化中吸取必要的生态智慧思想,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延续寻找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0.
俄罗斯是一个有着深刻宗教情结的民族.东正教作为文化现象和意识形态,深深根植于俄罗斯民众的意识里,浓浓地融入俄罗斯民族的精神中,深刻地影响着俄国的历史与现实.为实现国家统一并加强皇权,以君权神授为宗旨的基督教作为最有力的思想武器被罗斯统治者"请入"罗斯.至此,无论是在鞑靼蒙古人入侵时期,还是在第一、二次卫国战争等俄苏历史的紧要关头,俄罗斯东正教均发挥了其社会整合与道德教化作用,并在促进国家统一、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凝聚民族精神、规范民众道德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而重要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