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06篇
社会学   14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刘尚 《社区》2011,(21)
南昌市骆家花园社区举办了社区美食节暨百家宴活动,来自辖区里的35个楼院150余户居民带着精品菜肴150余款在会上展示,这些家常菜都是家庭主妇们现场烹饪的。活动充满了欢声笑语,融洽了邻里关系。——邻里关系不是小事情。大家同住一个楼共处一个院,低头不见抬头见,见面点个头、  相似文献   
102.
楼上楼下     
余毛毛 《社区》2011,(16):49-50
在邻里中,联系最紧密、关系最微妙的是楼上楼下邻居。如果你正冥思苦想写策划方案,楼上的地板却咚咚作响,每一声就仿佛踩在你的心上,你怎么办?如果你正欢声笑语在阳台上招呼亲朋好友,楼上却滴下豆大的"雨水",抬头一看,头顶是一个黑乎乎的拖把,你怎么办?同样是楼上楼下的邻居,有些人处理得不好,邻里关系冷如霜,而有些人处理得当,邻里关系如至亲。其实,邻里关系只要用心跟对方沟通,就没有什么矛盾了。楼上楼下之间的情谊正是在一点一滴的琐事中凝聚而成。多一份包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关怀,是处理好邻里关系的法宝。下面我们就通过两个案例,体会如何处理好楼上楼下关系。  相似文献   
103.
朱蔚华 《社区》2012,(4):18
案例背景赵某,现年72岁,退休工人,2000年购房迁入。由于赵某平时说话直,不肯吃亏,经常与邻居发生矛盾。2003年,住在205室的赵某发现自家厨房顶上出现漏水,请工人前来查看,判断是楼上杨某家中的排水总管出现了漏洞。由于双方发生过口角,赵某向杨某提出修复要求时被拒绝。赵某于是请社区出面调解,在多次不成功后谋求新闻媒体介入曝光。  相似文献   
104.
相容乃大     
江边 《社区》2003,(17):36-36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家人之外,相处最近、接触最多的就是邻居。邻居之间,朝夕相处,磕磕碰碰总难免。如何处理好邻里矛盾,确实是一件费神伤脑的事情。要想处理好邻里关系,就要与邻居及时沟通、愉快相处、互相关照、互相帮助。清代张宰相与叶侍郎是邻居,叶家建房占了张家一墙,为此事张夫人很恼火,写信到京城,张宰相阅后作答:“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夫人接此信后,心生愧意,立即令家丁将自家的墙后退三尺。叶侍郎家见此情景,也感惭愧,跟着把院墙后移三尺。这样一来,张、叶两家院墙之间就多了一…  相似文献   
105.
社区外婆多     
《社区》2003,(10):38-38
每日清晨或黄昏,当你漫步在社区里,听到最多的是喊外婆、外公的稚嫩声:看到最多的是手牵着稚童的老太婆,蹒跚地走着,一路上与熟人打招呼,一面教导稚童:“快叫外婆”或“快叫外公”。  相似文献   
106.
在城市棚户区改造语境下,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是居民对棚改新区适应与融合的关键性问题.北梁棚户区的搬迁改造政策使原有的邻里关系弱化,在地域空间与心理认同上出现非重合的社会现象,直至消解.本文基于社区发展视角,在分析旧邻里关系逐步消解的基础上,提出拓展棚改新区的社区公共空间与居民之间的社交网络,提供多方位社区参与和社区融入的平台,注重社区文化建设以及建立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有利于棚改新区邻里关系的重构.  相似文献   
107.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城市社区邻里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出邻里交往弱化的趋势。针对这一现状,应从社区环境建设、文化建设、沟通平台、制度完善等方面寻求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8.
个体独立意识的增强、社区居住环境的改变、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社区资源与利益的交叉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现代社会邻里关系,邻里间呈现出邻里关注窄化、邻里互动不畅、邻里交往次级、邻里纠纷频发的交往困境,新邻里关系亟需建立。文章援引社会工作中的有益成分,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建议通过弘扬传统睦邻文化、盘活社区活力资源地、搭建邻里圈社区信息平台、参与第三方社区矛盾调解、挖掘并培育社区居民的方式为社区加温,以期改善社区邻里关系。  相似文献   
109.
杜永亮 《人民周刊》2020,(5):I0001-I0002
党建指导员下派一线,城市党建舞动社会治理龙头;社情民意有人主动管,孤、老、病、残有人上门看;街坊互助一家亲,邻里关系暖人心……国家级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曲靖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积极探索现代城市治理方法,不断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力量,舞动城市党建龙头,解决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破除发展障碍,理顺民心民意,使群众的心与党组织走得更近,靠得更紧,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0.
贺霞旭 《社会》2019,39(2):85-106
本文基于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探讨社区内部空间结构差异对街邻关系的影响,构建了三类社区空间结构:社区社会空间结构、社区物理空间结构和社区生态空间结构。研究发现,社区社会空间指标中社区职业异质性水平越高,街邻关系越差;社区中本地人口比例越高,社区居民的平均社会组织活动参与率越高,街邻关系就越好;居民参与成为人口异质性负效应的补偿效应。社区物理空间指标中隔离性设施(如楼宇门禁)和社区生态空间指标中失调型生态环境污染均会降低街邻关系水平;绿地覆盖率越高,街邻关系就越好。因此,在社区整合重塑中,降低居住区环境污染程度,建设友好型的社区生态环境,积极鼓励和促进居民参加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活动,是提升居民街邻关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