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06篇
社会学   14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家有好邻居     
2017年,因为房屋拆迁,年过古稀的我,从居住了30多年、邻里关系十分融洽的学校宿舍,迁入一个离学校不远但十分陌生的小区居住。我住的那栋楼有3个单元,每个单元有36户人家。因为我早已退休,出门次数相对较少,不但与其他楼层的几十位邻居很难一一相遇,即使与同一楼层对门的邻居也难得见面,所以刚搬过去时我感到很彷徨、很孤独,万一哪天家里发生意外,子女不在身边,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82.
吴敏 《社区》2012,(20):51
又到该缴煤气费的日子了,趁休息,我直奔姨妈家。姨妈是独居老人,69岁,身体挺结实,就是右腿膝关节韧带受过伤,走路比较吃力。所以,这些跑跑颠颠的事情,我总是抽时间去帮她做。到了姨妈那里,姨妈说已经缴过了,是对门于叔代劳的。她还说:"今后你也甭再操心记挂了,这些跑腿的事就由你  相似文献   
83.
家住矿泉Y社区的F姨70多岁高龄,携手大半生的老伴前几年过世了,儿女也各自成家立室,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顾及老人,F姨已独居了好几年。F姨的家在一幢旧楼的顶层9层,没有电梯,而伴随着年岁的增加,上下楼已经成为F姨沉重的负担和望而生畏的路程。  相似文献   
84.
丁振国  王大庆 《社区》2011,(11):45-46
楼长就是居民住宅楼的一楼之长,它是由居委会推荐或居民推选产生的,主要负责上传下达及协调邻里关系等。我担任楼长已经10年了,深感要当好这个"11品芝麻官"还真不容易。这楼长,想不当都不行我退休前在一家民政福利总厂担任  相似文献   
85.
文佳 《社区》2005,(24):22-22
“远亲不如近邻”曾是中国人崇尚的邻里观念,但随着国人居住条件的改观,那种“门对门,不相闻,同住小区陌路人”的现象开始增多,邻里关系渐趋淡化。怎样才能在日益淡漠的城市社区中重建那种“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氛围,一直是许多社区工作者关心但是又始终不得其法的问题。而在上海长宁区周家桥街道,通过探索一种新的“会所文化”,逐渐改变了居民过往的冷漠状况。到底什么是“会所文化”?其实它离我们并不遥远,像亲子园地、交谊舞会、摄影展示、茶道茶艺等居民们乐意参与的活动,都是“会所文化”包涵的内容。不久前在上海虹桥新城举行的迎中…  相似文献   
86.
汪滢  韩星 《社区》2005,(9):22-23
窃贼大白天进入楼道居民家中作案,由于左邻右舍之间互不认识,以致于看到的人都以为是在搬家,窃贼轻松脱身;一住户家中水龙头突然失灵,哗哗的自来水开始流淌,几小时后楼下装修没多久的邻居家就开始了“水漫金山”。由于没人知道漏水住户的姓名、手机号码及工作单位,只好听着哗哗的流水声干着急。这样的事在我们身边并不鲜见……甚至在前几年,由于邻里关系“冷漠”,社区还出现过独居老人突发疾病,死在屋里十几天后才被发现的惨景。但是令人欣喜的是,目前在浙江温州,这样的状况正随着“左邻右里零距离”活动的开始而悄悄结束  相似文献   
87.
邻里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基本类型,蕴含着丰富的人伦、道德、情感等传统文化资源。在现代社会中,占据社会关系重要成分的邻里关系,过分强调利益维度,邻里关系名存实亡。宁夏WZ市社区举办的"邻居节",涵盖了个人之间、家庭之间以及族群之间的社会关系互动模式。它既是我国社会关系传统资源"复活"的典型案例,也是当前城市社会关系建构、维系的重要模式。"邻居节"的实践与推广,有助于城市和谐社会的建构,也促使城市社会关系实现现代性转变。  相似文献   
88.
冯道常 《社区》2002,(14):60-60
我到美国探亲,在莱星顿市住了一年零五个,亲身经历,加之耳闻目睹,感到西方人的人际关系,特别是邻里关系,比起东方人是简单、清淡了些,但也绝不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草坪聚餐 美国人的住房,不管是高级别墅还是普通民房,都是独立门内,自成一体;房前有花木、绿草和车道,房的左右两  相似文献   
89.
邱莉莉 《社区》2004,(6):32-33
星期六义务劳动是团结莫斯科人的一种方式。它体现出市民对城市的热爱。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一种社会需要,永远不会过时。—莫斯科市长语  相似文献   
90.
乔伊 《社区》2005,(23):42-42
从美国归来,给我留下最深的感触不是优越的生活和享受,而是我那些可爱的邻居们。来美国之前,就听人说过,美国人的种族歧视很厉害,和许多外来人合不来。而我到美国后,公寓的左邻右舍不仅都是美国人,而且还是富有的美国人。所以,从一开始我就认定,自己与他们不会有什么共同语言。平时,我从来不主动和他们说话,没课的时候,便将自己封闭在自我的世界里。即使出门倒垃圾时,偶然与邻居碰面,我也会抛给对方一张很生硬的脸。然而,无论我怎样避免与他们的正面接触,但麻烦还是源源不断地找上我。一天清晨,太阳还未染红天空。睡梦中,我就被一声接一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