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18篇
综合类   44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21.
多模态话语理论的不断完善及其在众多领域的成功应用,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释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的工具,采取编写通俗读物、发布公益广告、制作电视节目以及音乐传唱等多模态文本形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通俗化释读,有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现代多媒体语境中的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22.
一清华简《系年》曰:盍(阖)(庐)卽(世),夫秦(差)王卽立(位夫秦王指夫差,殆无疑义。又清华简第一册《楚居》:至霝(灵)王自为郢(徙)居秦溪之上,以为凥(处)于章[华之台]。竞坪王卽立(位),犹居秦溪之上。至卲王自秦溪之上(徙)居郢,  相似文献   
23.
包山简中有大批司法文书,是研究当时人们社会生活的宝贵资料,可是由于简文用语特殊,案情记载简略,一些文书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考释包山简129-130中的"黄王之"、"赍"两处词语,"黄王之"是人名,"赍"通"资",从而可以释读包山简129-130记录的是一起不接受还款的案例。考释包山简156中的"浧"、""两处词语,"浧"通"盈"、""通"谷",从而可以释读简156记录的是一起私自逃脱的案例。  相似文献   
24.
结合郭店文字和文献训诂,辨理郭店楚简中的"教"字释读分歧,于形体演变可证教、学、效等词的密切关系.文献中常见"教、学"的异文现象,实际上它们是同源通用.以"教"为"学"并非误用或混用.  相似文献   
25.
《华阳国志》末卷“譔曰”一百一十二字,古往今来,无学者能准确释读。本文受刘咸炘先生《华阳国志论》的启迪,发现这是一首“离合诗”,结果为“蜀郡常璩撰”五字。  相似文献   
26.
新近出土的唐、宋两方墓志《唐赵励墓志》、《宋故尚书刑部侍郎解公墓志铭》的释文在涉及 唐、宋官制方面有一些误读和不足,诸如对墓主和墓志起草人的官衔不予标点,将宋代本官阶和职事官混 为一谈,将唐代职官术语视为官名,未能区别唐、宋职官正称与别名之异等等,致读者对墓主的一生仕履 稀里糊涂,直接影响对出土文献的正确利用。年轻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应加强官制学养,提高释读新出土 文献的水平。  相似文献   
27.
先秦中山国乃北方少数民族白狄所建,曾经是一个"地方五百里",兵车千乘,实力仅次于"七雄"的二等强国。但由于时代悬隔,先贤旧闻传之甚少,历史文献散佚严重,有关这一古国历史的诸多问题长期处于扑朔迷离的状态。河北平山县战国中山王墓葬群和灵寿故城遗址的发掘为揭示其真实面貌提供了宝贵资料,其中一号墓出土的方壶铭文"■"当释读为"士",铭文印证了传世文献中有关中山国尊贤重士的记载,揭示出"士大夫"阶层当时不仅业已崛起于华夏诸国,而且开始活跃于夷狄之邦。  相似文献   
28.
孝慈文化融入祠堂中,成为族人共同的文化心理定势。从恭敬慈爱、承志守业、重祀追远三个方面阐释祠堂孝慈文化的基本内涵,分析其对族人伦理道德观念产生的重要影响。祠堂孝慈文化独有的亲情感染力,可以促进个体道德自觉性的提升,进而为建立和谐的家庭代际关系奠定根基。  相似文献   
2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时代为号角,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践为基础,以人民为根本,源于现实,基于实践,融于民众。现实之源、实践之基、理论之魂构成其三维。现实之源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之实,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之实;实践之基即改革开放实践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理论之魂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理论联系实际,秉承“以人民为本”的彻底性。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引领中国人民成功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在世界舞台上展示更大魅力,为全人类的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30.
《太平经》是中国道教的第一部经籍,因文本艰深晦涩,现有注本及相关论著在一些特殊语词的理解上仍有不明之处,这对于道教研究和语言研究都是不利的。文章择取“乐欲”“欲乐”“忽忘”“摇手”“簿”“前后会”“小差”“空穿”“十百”等语词,利用传统训诂学手段加以解释,对现有注本在句读及释义方面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辨正,可正前人之误读,亦可补大型语文辞书之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