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0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1445篇
劳动科学   100篇
民族学   140篇
人才学   375篇
人口学   34篇
丛书文集   1093篇
理论方法论   259篇
综合类   1666篇
社会学   453篇
统计学   25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364篇
  2013年   415篇
  2012年   609篇
  2011年   425篇
  2010年   388篇
  2009年   515篇
  2008年   625篇
  2007年   316篇
  2006年   286篇
  2005年   433篇
  2004年   260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239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1](P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52.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是新时期全党应该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是新时期全国各项工作应该贯彻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本文拟就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谈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53.
吴巧玲 《南方论刊》2007,(7):99-100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而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衡量人才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54.
杨军 《学术论坛》2008,31(3):36-3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全面反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孕育、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轨迹,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党关于旗帜问题论述不断深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高举旗帜不动摇,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过程,也是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进程.认真学习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旗帜问题的论述,对于我们今天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5.
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中央着眼于党的执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条件下,为使我们党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先进性而做出的战略决策.具体到我校,要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抓住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条主线,努力做到"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进一步推进学校的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科学规划,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相似文献   
56.
江泽民同志对文化纽带的两次深刻论述 ,主要是针对祖国统一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任务 ,强调了中华文化团结人民、凝聚人心的巨大作用。因此 ,文化纽带的内涵 ,实质就是中华文化的凝聚力问题。这是我们必须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 ,也是推进民族复兴大业的极为重要的力量  相似文献   
57.
社会的发展要求信誉的提高与之相适应,社会信誉的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信誉缺失已成为社会转型时期的一种道德病态。文章从社会信誉的作用和特征入手,提出相应的对策:构建社会信誉制度,加强社会信誉的立法,加大对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打造诚信政府,等等。  相似文献   
58.
《社会福利》2006,(12):4-5
第十二次全国民政会议于2006年11月23日在北京隆重开幕。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作重要讲话,民政部部长李学举主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科学回顾总结“十五”民政工作,进一步规划部署“十一五”工作任务,充分发挥民政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59.
江泽民同志对文化纽带的两次深刻论述,主要是针对祖国统一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任务,强调了中华文化团结人民、凝聚人心的巨大作用.因此,文化纽带的内涵,实质就是中华文化的凝聚力问题.这是我们必须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推进民族复兴大业的极为重要的力量.  相似文献   
60.
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统领统计改革和建设,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特别是针对当前统计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针对统计工作面临的“三个不适应”,用改革创新的精神解决当前统计工作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进一步加强改革创新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