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72篇
劳动科学   28篇
民族学   39篇
人才学   14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60篇
理论方法论   55篇
综合类   379篇
社会学   74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根据图论理论,对零件切割路径问题,在普利姆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路径优化算法.该算法可自动确定切割加工的最短路径,有效缩短切割头的空行程时间,提高辅助加工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2.
103.
侨讯乡情     
《华人时刊》2005,(9):72-72
依法护侨促发展 江苏举行纪念《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颁布实施15周年座谈会;江苏雀海协召开三届一次常务理事会;南京市委常委会听取侨务工作汇报提出指导性意见;顾铁华夫妇捐巨资助建家多老年活动中心;常州侨眷徐岳明发起设立“树人教育奖励金”;无锡锡山举行2005金秋招商月活动。  相似文献   
104.
玉林,人称“千年古州”。自古以来便有“岭南都会”之美称。是大西南出海便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沟通港、澳、粤与大西南和华南、华中地区的重要途径,商贾云集,物流如潮,是中国华南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玉林区域经济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并以要打造中小企业名城的独特思路快速崛起于桂东南。“十五”期间,玉林经济增长率达11.3%,高  相似文献   
105.
寿词兴盛于南宋。辛派词人创作了大量的寿词,体现出一种共有的寿词情结。他们的寿词,或颂扬知己友人的德行才识,或表达对知己友人的同情与劝慰,或直抒一己的真实情怀,都联系着抗金复国这一时代主题,与一般士大夫寿词极言金玉富贵、互颂功德的主题倾向迥乎不同,体现出一种新的气象。  相似文献   
106.
单国胜 《小康生活》2005,(11):58-58
编辑同志: 我是父母的独生女,五年前李某经人介 绍成了我家的上门女婿,婚后我和李某感 情尚可。2002年5月,我俩商量并征得父母 的同意为两位老人购买了重大疾病保险, 每人保额3万元。在保险单投保人、受益人  相似文献   
107.
论文通过何栗言行述要、宋人对何栗的议论,对何栗的功过予以评议.  相似文献   
108.
未名 《社区》2004,(5):60-60
家住天津市某村的村民张名,由于驾驶技术精湛,被一家公司聘为司机。考虑到司机是有危险的职业,公司女老板马英决定给张名上一份人寿保险。2000年9月,在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和平分公司,马英为张名办理了投保手续,保险金额为10万元。同时,除了办公室及行政人员以外,马英给一线职工、  相似文献   
109.
《社会福利》2003,(6):25-28
家庭是老年人最主要的生活领域,而家庭所在的社区则是老人晚年生活的第二空间。为使“老人晚年生活的第二空间”丰富多彩,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民政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社区老年福利星光计划”。根据民政部的要求,青岛市自2001年下半年开始,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先后投资3300万元,建成“星光老年之家”305处,总建筑面积65000多平方米,其中街道和社区级的296处,市内四区约65%的居委会已拥有了自己的“星光老年之家”。为使这一利国利民的老年事业不断发展壮大。青岛市政府调查研究室会同市民政部门及各区政府,对建成项目的运作和管理机制进行了调整分析和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10.
唐代外交出使费用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志刚 《人文杂志》2004,(3):146-152
随着唐朝对外交往的逐渐扩大 ,其外交出使也日益频繁 ,外交使节作为贯彻“通使安边”思想的执行者 ,其经费用度的构成特点 ,及其在财政体系中的地位等问题 ,与其时许多方面密切关联。注重信物的时风 ,行人私觌的习惯 ,是外交礼节物质化的体现 ,增加了唐朝的财政负担 ;私觌费用官给与私筹的争论 ,使者求利于异域的活动 ,暗示了政治外交也带上些许经济意味 ,正反映出唐代越来越多的外交出使与江河日下的财政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