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5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1445篇
劳动科学   85篇
民族学   23篇
人才学   121篇
人口学   17篇
丛书文集   620篇
理论方法论   198篇
综合类   1286篇
社会学   410篇
统计学   2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263篇
  2011年   454篇
  2010年   1006篇
  2009年   1886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20年前,俄罗斯向市场型社会经济生活组织的转型是复杂而充满矛盾的,原因之一是市场改革的战略和决策,原因之二是世界经济快速全球化背景下危机的表现方式. 在俄罗斯联邦第一任总统叶利钦执政时期,俄罗斯创建了大型民营企业、商业环境和市场基础设施.新社会秩序的基本步骤是建立在"休克疗法"基础之上,国家工业产值减少一半,固定资产投资减少五倍,就业率急剧下降,人民生活水平降低,国家的完整性也受到威胁.  相似文献   
42.
肇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已经影响到了中国的实体经济。为了应对危机,企业往往进行大规模裁员来渡过难关。但是,企业裁员由于涉及到企业、投资者、劳动者、政府等各方面的利益,特别是在当前的政策背景下,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以发展民生、保持增长、促进就业为首要施政目标,对企业的减薪、裁员进行了规范和限制。企业如何能够最有效的裁员?在公司法律实务中,法律工作者如何能够正确适用相关的法律规定,控制企业裁员的风险,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43.
郝延伟 《东岳论丛》2012,33(12):104-109
伯南克(Ben.S.Bernanke)关于宏观经济学模型的构建来自于其多年研究1929年美国大萧条的经历.作为新凯恩斯主义者的旗手,他的专题研究涵盖了大萧条的方方面面,并佐证了其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思想的主干部分,同时也部分的影响了其履任美联储主席之后货币政策的制定思路.本文将试图梳理其关于大萧条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44.
刘晓飞 《东岳论丛》2012,(3):169-171
对于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现有研究主要是从金融体系角度来分析其扩散和放大作用的,而从微观角度分析研究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关系的并不多。鉴于此,从会计计量角度,通过研究公允价值与次贷危机关系找出金融危机扩散和放大的原因及其现实意义。此次次贷危机中,住房抵押贷款机构、投资银行、商业银行依次出现问题,问题的严重程度也是依次从大到小。这和三类金融机构中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密切相关。简言之,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越大,越先受到冲击,受冲击的程度也越大。因此可以认为,公允价值扩散和放大了金融危机,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价格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公允价值在特殊时期更容易加剧市场的起落。当市场处于急剧变化时,"以市值计价"存在放大风险的作用,增大经济萧条期下的悲观预期,从而引致资本市场的剧烈震动。但公允价值的推出是具有理论基础和环境基础的,公允价值计量仍是会计未来发展的方向,不应废除。更重要的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要完善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应建立一套非正常市场条件下的公允价值会计操作框架,完善金融体系的相关规章制度,并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职能,强化对金融市场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45.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我国的房地产业更是遭受了重创。面对金融危机的袭击,我们应反思过去的经济运行机制、企业的监管模式,通过采取有效的规避措施和手段,从而促进我国房地产行业健康稳定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6.
陈莲 《南方论刊》2012,(4):35-37
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尽管短期内我国不存在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但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我们应该提高警惕,加快金融改革步伐,理顺金融改革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关系,从制度的建设和市场的完善上,严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尤其是2012年的风险防控重点应抓住五个重点。  相似文献   
47.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资本主义世界还沉浸在对"苏东剧变"之"历史终结"的陶醉中时,在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喧嚣声中,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2008年快速波及全球,一直持续到现在。在这场危机面前,资本的逐利性、资本家的贪婪、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矛盾暴露无疑。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和国际合作方面的优异表现和突出成效,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充分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金融危机还在持续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回顾走过的道路,进一步坚定战胜危机的信心,积累战胜危机的检验和力量,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48.
<正>与经济发展相伴,通货膨胀起起落落如影随行。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供给不足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通货膨胀表现为需求拉动型。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社会商品逐步丰富起来,从供给不足逐步过度到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通货膨胀的价格结构调整逐步表现出来。一、我国历次通货膨胀的主要特点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按谷-谷周期划分法,可以大致划分为五个物价循环周期:从90年代中期至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我国经济实  相似文献   
49.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长期巨额贸易逆差调整广受关注,此问题涉及到调整目标和调整成效的讨论.美国贸易逆差调整的目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把控国际贸易秩序的话语权;二是推进再工业化,抢占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制高点;三是保持经济相对稳定增长、相对充分的就业与低通胀;四是继续维持美元霸权地位.金融危机后的再工业化战略实施及美国贸易政策的调整使得美国商品贸易逆差幅度缩小,目标逐步趋近,预计以美国贸易逆差占GDP的比重来衡量的调整目标将在一定区间内继续波动,但较21世纪以来的近二十年收窄.而COVID-19疫情的冲击将使美国贸易逆差的调整目标开始偏向经济复苏与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50.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为了避免发生系统性危机,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对陷入困境的私人金融机构进行救助,虽然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是私人金融机构的投机性积累,但救助成本却要由全体社会公众来承担。这种用纳税人的"公款"拯救私人金融机构的行为使资本主义国家陷入了一种"道德"悖论。这种"道德"悖论困境的形成根源于金融资本的社会化。金融资本作为资本演化的高级形态,获得了强大的支配和控制国家的权力,从而使资本主义国家的公共权力属性单纯地表现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并使国家陷入"公共权力"危机。资本主义国家的这种"公共权力"危机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金融全球化时代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