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76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135篇
社会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唐代墓志对研究唐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等,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周绍良先生主编的《唐代墓志汇编》收录墓志3607方,以通用繁体字录文,并加以新式标点,汇集成书.我们在利用《唐代墓志汇编》做唐代语音调查时,发现铭文韵字尚存在一些文字校勘问题.为了更好地使用这些材料,我们以搜集到的墓志拓本图版为底本,并参考各家录文资料,从诗文用韵角度出发,对其中若干条不合押韵规则的铭文作了考证,分定标点、避形讹、补缺字、订衍脱、正倒文、辩俗字等六个方面讨论了录文校点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2.
叔夷镈、钟及清华简中释读作“伊”之字的右旁,是从卜辞中有斜笔或横笔的“几”字演变来的,由于“伊”、“几”古音读音相近,因此这些从“几”得声之字在铭文及简文中读作“伊”。另外,中山王〖XC03魏宜辉-1.bmp;E+3.651mm。3.588mm,JZ〗铜器铭文中用作“也”的“〖XC03魏宜辉-2.bmp;E+3.572mm。3.540mm,JZ〗”字,其所从“〖XC03魏宜辉-3.bmp;E+4.104mm。1.543mm,JZ〗”旁很可能也是从卜辞中有斜笔的“几”字演变来的。  相似文献   
93.
2003年1月宝鸡眉县杨家村出土。折沿、方唇、浅腹、两附耳,圈足下附四兽足,腹及圈足饰窃曲纹,铺首为兽首衔环。盘内底铸铭文21行372字。大意为:作器者速,历数其祖上八代均为王室重臣,相继辅佐西周文王、  相似文献   
94.
先秦中山国乃北方少数民族白狄所建,曾经是一个"地方五百里",兵车千乘,实力仅次于"七雄"的二等强国。但由于时代悬隔,先贤旧闻传之甚少,历史文献散佚严重,有关这一古国历史的诸多问题长期处于扑朔迷离的状态。河北平山县战国中山王墓葬群和灵寿故城遗址的发掘为揭示其真实面貌提供了宝贵资料,其中一号墓出土的方壶铭文"■"当释读为"士",铭文印证了传世文献中有关中山国尊贤重士的记载,揭示出"士大夫"阶层当时不仅业已崛起于华夏诸国,而且开始活跃于夷狄之邦。  相似文献   
95.
《溪州铜柱铭文》中的古奥难字难倒了无数历史学家,上千年以来,尽管解读者无数,但一直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本文从古代书写中的“避讳”规律入手,对其中的古奥难字进行逐一解析。  相似文献   
96.
两宋僧道铭文小品是两宋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题材广泛,艺术成就很高,也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其兴起的文化背景主要有两方面:追求不朽的超时空观念;僧俗交往的风气影响。  相似文献   
97.
墓志铭是用于志墓的一种文体,通常都是由前后两部分组成的,前一部分为志文,古人习惯称为'序',后一部分为铭文,古人一般称作'铭'。这两部分内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古今学人常各执一词,故其关系需要进一步厘清。实际上,从创作目的看,墓志铭从设立之初,志文旨在记事,铭文旨在颂美;与创作目的相联系,从演变的过程看,就墓志铭的文体特点及实际功用而言,志文和铭文是有所区别的,这也和各自的渊源密切相关。因志文与铭文两者结合共同构成'墓志铭',其相互联系是非常紧密的,主要表现为:铭文是志文的重复或缩写;铭文是对志文的补充;志文和铭文虽各有侧重,但主旨相同;志文和铭文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98.
提起潘达于,知道的人可能不多;但说起大盂鼎、大克鼎,大家都知道是我国古代的青铜器,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里边有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大盂鼎和大克鼎是西周的青  相似文献   
99.
西周纪年考     
针对现有文献有关西周纪年的一些不确切的记载,本文对厉王—幽王及武王—夷王两个时期的纪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0.
汉代社会对河东地区中条山一带的铜矿进行大规模开采,在此基础上,河东的铜器铸造业兴盛,产品既供应本地,也销往关中以及河北地区,为官府及贵族所青睐。在汉代的铜产业链条中,河东本地侧重于铸造生活类铜器,并且担负着开采、冶炼的重任,为河内、河南的铜兵器生产提供原料。河东地区在汉代青铜文化中的显著地位具有历史的必然性,首先得益于先秦时期河东铜矿长久的开采历史,其次得益于东周时期铜矿石冶炼新技术的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