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4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31.
评《诗归》     
钟惺、谭元春选诗的特色是剔肥拣瘦 ,批豪纠俊。评诗的特色是抉隐阐幽 ,望道有见 ,触处洞然 ,评诗在悟  相似文献   
32.
钟惺与李维桢诗歌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竟陵派创始人钟惺与后七子末派宗盟李维桢是晚明诗坛上的两位重要作家.钟、李为世交,钟惺早期师法李维桢,及结交袁中道、谭元春等,论诗与李维桢日趋异途.钟、李不约而同地主张师事"古人之精神",但差异显著.创作上,钟诗急怼激宕,幽清孤峭,李诗怨而不怒,博大雄浑.考察其间的复杂关系,对探讨其各自的诗歌旨趣和批评观念,深入认识竟陵派和后七子末派的诗学和创作,揭现万历、天启之际诗坛风尚,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3.
楷书约形成于东汉,是在隶书草写过程中,笔画不断被简化,逐渐省去隶书的波折,出现了顿势,硬钩等典型的楷书笔形。曹魏时期,锺繇完成了这一转换,他的小楷被后世定性为代表了楷书的萌芽与发展,他的代表作《宣示表》、《贺捷表》等,结构扁方,严密自然,除笔法上略有一点儿隶书的笔意外,基本上脱离了汉隶形体。东晋小楷多传"锺繇法",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完善了小楷的笔法与结体的审美转换,脱离了隶书笔意和古意。  相似文献   
34.
藤原惺窝是日本近代哲学家 ,他继承发展了程朱理学 ,主张神道儒相结合 ,把日本近代哲学提高到了理性观的高度 ,推动了日本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5.
日本儒学发展到江户时代,迎来了它的全盛,儒学各派相继诞生并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在德川幕府的推崇下,朱子学被推为官学,成为了官方意识形态,给儒学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最终使儒学走上了日本化并且给日本以后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一方面是因为朱子学本身强调的纲常伦理观念大义名分思想忠孝仁义等主张符合封建的幕府巩固自己的统治需要以及佛教自身的弱点所致;另一方面也和藤原惺窝及其门徒等人对日本儒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