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6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7篇
管理学   207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17篇
丛书文集   274篇
理论方法论   42篇
综合类   539篇
社会学   187篇
统计学   10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72.
73.
长株潭高等教育资源整合后在资金集聚、规模经济,学科融合、优势互补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进一步的推动长株潭高等教育的整合,提出了融合办学理念;建立高效的组织结构,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实现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以"共赢思维"鼓励高校间无障碍柔性流动,校际合作,跨区域办学;加强政府部门与高校的互动,规划、组织和协调高等教育资源的整合等一系列的建议。  相似文献   
74.
行政区划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行政区划的变动往往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针对北部湾城市群四个城市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缺乏合作共赢的内在动力的现状,提出了两种可能的方案:一、将北部湾沿海港口城市——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市合并,向国务院申请设立国家级新区——“北部湾新区”,以便获得国家在政策、项目和资金上更大的支持。二、针对钦州和防城港两市目前面临的内部发展需要和外部竞争压力,提出将钦州和防城港两市合并,设立新的地级市,以切实提高北部湾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75.
长株潭城市群品牌建设是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振兴湖南经济的重要举措。文章在分析湖南省及长株潭三市政府在长株潭城市群品牌建设的公关战略原则的基础上,探讨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品牌建设的政府公关战略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76.
建设中原城市群是河南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现的重大举措,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源.文章从考古学视角分析了中原城市群的发展过程及特点,探讨了其历史文化内涵,以期为河南城市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7.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强化三大基础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新时期湖南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历史任务。推进湖南“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必须树立社会公正理念,完善社会公正体系;转变政府职能,科学配置政府职权;规范行政程序与政府权利。只有强化这三大基础,才能为两型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和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78.
城市群生态环境问题制度成因及管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群对促进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更加突出.城市群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更深层次原因在于制度的缺陷,表现为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区域失调,相应的管理创新对策为区.域生态管治,其主要思路包括确立政府的第一主体地位、完善公众参与制度、积极发展环保非政府组织、强化企业生态环境责任意识和建立协调制度.  相似文献   
79.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城市群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新的空间支配形式.我国中部地区要实现"崛起",必须依靠各城市群的发展.中部地区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应在充分发挥区住和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行区域整合和城市化战略,以经济的腾飞带动中部地区的整体起飞.  相似文献   
80.
城市化是人类走向现代社会的必由之路。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高达90%,而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原因在于:一是低估了城市化作用,不能较好地解决生存与发展的矛盾;二是盲目发展小城镇,造成耕地的流失和生态的破坏。因此,要促进我国经济的长足发展,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重视城市规模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