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02篇
  免费   323篇
  国内免费   30篇
管理学   670篇
劳动科学   16篇
民族学   289篇
人才学   46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1373篇
理论方法论   358篇
综合类   4062篇
社会学   316篇
统计学   115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351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254篇
  2014年   371篇
  2013年   348篇
  2012年   436篇
  2011年   490篇
  2010年   500篇
  2009年   509篇
  2008年   447篇
  2007年   370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327篇
  2004年   281篇
  2003年   339篇
  2002年   264篇
  2001年   266篇
  2000年   206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赤松和尚是清初贵州佛教思想史上一位著名禅师 ,他一生寻师访道 ,参禅见性 ,是临济禅宗佛教正宗第三十三代传人。他作为贵阳黔灵山弘福寺的第一代开山 ,创办禅宗道场 ,培养佛门弟子 ,法流蕃衍 ,遍于黔中 ,饮誉西南。其禅学特征是 ,在宇宙观上 ,以“真如缘起”的佛性论为基础 ;在认识方法论上 ,既以棒喝齐施为宗风 ,又假借语言文字以方便说法 ;在佛教内部倡导禅净合一 ,在佛教外部主张佛、儒、道三教融合 ,在禅学思想上反映出鲜明的调合色彩。  相似文献   
32.
中国佛教伦理思想可为世界“金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进入 2 1世纪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现代社会、人类心灵的困境也在全球化 ,人类迫切需要一个赖以安身立命的伦理基础以担负现代人群、现代人生的共同的责任和义务。伴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全球文化交融的历程 ,有识之士提出了建立全球伦理 (世界伦理、普世伦理 )的构想。世界各大宗教和伦理传统中都有为现代伦理可资利用的精神资源 ,就中华文化传统而言 ,中国佛教伦理的思想资源不可忽视。本文力图以普世伦理构想为背景 ,探讨中国佛教伦理的思想及特质 ,并继而申明佛教伦理思想的普世意义、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33.
简论王安石与宋代儒学之复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鉴于宋代“学废庙兴”的现实及其危害,王安石以复兴儒学为己任,既批判了时人“变学为庙”、将学术宗教化的错误,又运用先秦儒学的本旨和原则,创造性地去解构释、老体系,以原儒的宗法理念拯救了宋代学术“宗教化”的危险,为宋学的形成开拓了新径。  相似文献   
34.
35.
我国失独家庭数量甚为庞大,其特殊保障问题已为社会关注热点,尤其是最为突出的再生育问题。由于失独家庭大都丧失生育能力,代孕乃是其实现再生育的主要途径。基于失独家庭的特殊性,对其有限开放代孕并不违反伦理道德,在法理和情理上也均具有合理性,且失独家庭因遵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而承受了失独的不利后果,故其选择代孕方式实现再生育的行为应当获得国家保障。国家不仅应当通过代孕类型、代孕条件、代孕程序等方面的制度构建来保障代孕的有序运行,还应通过扶助模式、扶助资金、扶助标准等方面的制度构建来对失独家庭代孕予以必要救助。  相似文献   
36.
重庆地处西部大开发规划中的长江上游经济带、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和南贵昆特色经济区三大区域的结合部,对长江经济带和西部经济区有双重聚散功能。独特的区位优势、3000多年历史文化积淀和现代经济社会基础,使重庆成为启动西部大开发的首选之地。1997年3月14日,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议。  相似文献   
37.
当代生态关怀从浅层向深层发展,形成了深层生态理论.深层生态理论在其构建中向东方文化寻求资源.在对当代西方深层生态学理论的概括基础上,对于东方文化中的佛教文化进行深层生态资源上的挖掘,对其深层生态的实践也进行探讨,对已有的深度生态理论和东方佛教文化之间进行进一步地沟通,以期增进一个适合整个地球和全人类的生态保护的理论构建.  相似文献   
38.
寺庙的禁忌     
魏斌 《现代交际》2003,(10):9-9
中国是一个佛教大国,无论行走在名山大川还是 山野乡村,几乎到处可见佛教的寺庙。旅游的时候,你 还要接触到许多烧香拜佛的人。那么,多了解一下佛 教方面的知识和禁忌应该是没有坏处的,至少可以减 少一些不必要的尴尬和磨擦。 佛教在公元6世纪左右创立于尼泊尔的南部地 区。其创始人本名悉达多,姓乔答摩。他被众多佛教徒 称为“释迦牟尼”,其意思为“释迦族的圣人”。佛教是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教徒约有3亿人左右,主要分 布在东亚、南亚和东南亚一带。佛教分为大乘佛教和 小乘佛教,二者在教义、教理、修行的目的和方法等各 方面都有区别。  相似文献   
39.
40.
送人赴任之作,在唐代别离诗中占有相当大比例.盛唐人的这类诗歌,往往忽略了别离之伤情.反之,晚唐却固囿于这一伤情,并将此进一步深化,深化的结果,就是诗歌中闲情的泛滥.这不是偶然的,而是晚唐文人大范围接受佛道思想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