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4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751篇
劳动科学   100篇
民族学   52篇
人才学   106篇
人口学   45篇
丛书文集   940篇
理论方法论   522篇
综合类   1730篇
社会学   520篇
统计学   19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416篇
  2013年   281篇
  2012年   405篇
  2011年   464篇
  2010年   399篇
  2009年   403篇
  2008年   538篇
  2007年   298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01.
正贸易统计不论是在计划经济时代还是改革开放以来,都是我国统计系统的几大重要的专业统计之一,主要反映消费品市场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领域的发展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反映商品流通和消费的变化规律,对于揭示社会再生产状况、准确反映经济运行态势、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政策、宏观调控、市场管理  相似文献   
102.
仁迅 《人才瞭望》2014,(5):50-50
日前.来自全国不同高校的数十名女大学生.到陕西省体育场企业招聘会门口.举行了一场名为“穆桂英职场挂帅.向性别歧视宣战”的行为艺术活动.抗议企业设置的不公平求职门槛.呼吁“请给我们一个公平的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103.
生产安全事故领域中的理性问责状况如何?基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视角,借助于对2004-2015年41个特大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的分析,运用"理性问责"模型检验了问责对象的层级、 责任结构、 管理关系、 问责事由对问责结果的影响和媒体关注度对行政问责人数、 行政问责人员中副厅局级以上干部人数的影响.研究发现,问责对象的层级与问责结果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责任结构、 管理关系、问责事由对问责结果的影响较弱;媒体关注度对行政问责人数和行政问责人员中副厅局级以上干部人数的影响较大.这一发现表明,在生产安全事故中的问责公平性有待提升.在生产安全事故中实现理性问责需要在权与责、 过与责对称性上继续进步.  相似文献   
104.
105.
106.
“你一般采用哪种渠道和方式去关注当前最新信息?”“是否了解与应届毕业生相关的一些就业创业方面的政策?”“如果有一个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微信平台,你希望看到哪些内容?”4月10日上午,《四川劳动保障》杂志在中国成都人才市场开展了关于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信息需求情况的现场问卷调查报告。现场随机发放150份调查表,  相似文献   
107.
道德教育是伦理学的实践载体,伦理学是道德教育的理论依据。道德教育最终能否为人们所接受,关键在于其是否建基在合理的哲学基础之上,即能否发挥不同伦理学理论攻关的合力。伦理学的对象与使命是辨识与通达不同伦理学主张的首要问题,也是考察与分析道德教育缺效的学理致因。合适定位伦理学不同理论在道德教育中的应有角色,是提升道德教育有效性的可能理路。  相似文献   
108.
正近年来,有不少地方党政机关先后推行党员干部问责制,对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恪尽职守、奋发有为、造福人民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也有些地方推行问责制雷声大,雨点小,或"问责"于一时,缺乏常态化。人民群众期待的是能让"问责风暴"走向常态,而不是"一阵风"的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109.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生态治理和责任追究的思想为中国特色生态问责制的建构提供了理论根基,新中国成立后历届党中央的持续探索构成了中国特色生态问责制的实践基础。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问责制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但在实践运行中也存在问责主体单一、问责程序模糊和问责覆盖面不全等现实问题。未来应通过拓展问责主体边界、前移问责关口、规范问责程序、强化问责信息公开和问责评估等渠道,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建构和完善生态问责的多元参与机制、全面覆盖机制及科学的评估机制、运作机制与信息公开机制,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生态问责制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